Sakura的世界

1119595065.jpgmEa_.676zKKtkn7AbRTYuvYCblQOXO5kh3wM26c

全球的春天都因為地球暖化而提早報到,所處的台南,此地的春天即將結束(對我而言台南的春天僅到3月底),而北國的日本春天才開始不久。同樣地,日本的櫻前線也因為地球暖化而使得預測大亂,搞得人民怨聲連連外,但仍舊引頸期盼盛開的櫻花。 

 

我從沒現場看過日本櫻花的盛狀,櫻花初體驗是好幾年前在阿里山上看到的一株殘櫻,實為寂寥。總覺得應該要站在櫻花樹下被櫻花暴襲擊,才會不枉此生。 

 

到了櫻花盛開季節,我每天聽的日本Raido,每位DJ的開頭都是「春天到了耶~」或是「櫻花開了呢!」之類的問候詞,然後馬上開頭就先播放富有春天氣息或是櫻花的歌曲。所以,春天的日本歌壇,「櫻之歌」也會頓時呈現漲潮狀態。聽日文歌的人應該一定都會有個疑惑,怎麼光是歌名是sakura的就一堆,不管是流行歌、演歌,彷彿每位歌手都一定要經過「櫻花sakura」的洗禮,有的歌手甚至就是因為有sakura加持,而名留歌壇,而且可能還會一個不小心就會成為日本歷史上的一撇。例如,福山雅治狂賣的「桜坂」。 

 

經過我小小無聊的不負責調查發現,單曲與專輯名稱與櫻花有沾到邊的竟有392張,而歌名和有櫻花身影的竟高達約3308首,而歌詞中出現sakura 足跡的歌曲,更是族繁不及備載。櫻花在各種藝術創作中也是高頻率的登場,以各式各樣的面貌出現,而且日本人絕不會厭倦。 

 

究竟是什麼樣心情會造就一個國家具有高度擁抱櫻花的熱情,且永不熄滅?

 

櫻花對日本人而言除了是國花以外,應該富有更多更多我們外國人所不知道的意義;彷彿再多麼沒有感性的人,遇到櫻花也都會為她的美所停駐,再忙碌的生活,也會在她盛開的影子下,刻意放慢腳步,即使只有那麼一秒鐘,似乎都可以發現一板一眼的日本人,在春天都有了作家、詩人般的感性。此外,我覺得也許櫻花在他們的日常生活裡,是種在公園、在庭院中的極為親近的植物,因此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與櫻花牽連不斷。看到公園的滿林櫻花已經結苞,代表寒冷已經結束,可以快樂地迎接溫暖的另一季;看到櫻花盛開,就像是給學子畢業時刻的祝福,也是社會新鮮人踏上人生新階段的祝賀。櫻花的意義,還會讓人持續賦予下去。 

 

而我們呢?咱們的國花有點高不可攀,肅然起敬,日常生活中也很難在平地看到盛開的梅花。至於梅花的相關歌曲,嗯~應該只有愛國歌曲吧!好吧!還有另外一個算是亞熱帶台灣的代表,就是鳳凰花。的確,鳳凰花開也代表著台灣的畢業季到來,雖然有種滿鳳凰花的公園和道路,卻難見有人家裡庭院種鳳凰花,有出產過鳳凰花的民歌,但是說到要每年產出相關歌曲卻有點困難了。常見的黃花風鈴木和阿勃勒,文學作品中略有蹤跡,可是附屬在歌曲中的卻寥寥無幾。 

 

唉呀!到底什麼花才會讓台灣充滿季節期待、充滿創作、充滿感性?此刻的空虛,如同哀嘆我們沒有自己的傳統服裝一樣,但希望不是一樣無解。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