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蛋糕,大家都聽過;豪斯登堡,不少台灣人去玩過;世界第二原爆地,我們就暫且不談這慘痛的歷史傷痛。可惜的是,這些都不是老少女「最想去的長崎」。
到長崎就是要造訪日本最古老的木造洋館-哥拉巴園,或是漫步荷蘭坡倘佯在異國風裡之類,只是這些都是我的任性。本次旅程內只有出現一個與歷史有關的景點,我想旅行社該不會是怕大家聽到歷史就興致缺缺吧,所以景點多半是風景類的。
不過此趟長崎一晃,倒是也有新發現。一個完全不是公版旅程裡的景點極度吸引老少女的目光,或許未來的某一天可以前往造訪。這個意外,就在下方的說明裡哦↓↓↓↓。
↑↑↑超便宜推薦,是電子書↑↑↑
到豪斯登堡港口城吹吹風
因為豪斯登堡一天玩不完,門票貴森森,下午才抵達長崎的觀光客只好到豪斯登堡的後花園逛逛。
沒有大批大批遊客的港口城沒有在豪斯登堡園區,所以不用花貴森森的門票進場,搞不好這就是旅行社的策略,免錢的最讚。不過,因為到達時已近黃昏,在歐風街道裡漫步吃下午茶、拍拍海景也是挺悠哉的享受。
曾經看過網戰台灣的許多風景區總是愛拷貝別國的景點,豪斯登堡也被拿來嘴了不少,憑良心說,人家至少為了想賺觀光錢是先花大錢做全方位的拷貝,而且還因此破產過一次,還吸引別國的人來繼續貢獻,規格畢竟大不同哪!
豪斯登堡港的歐風商店街
海上的飄浮Hotel,感覺好小。
當天下午天氣良好,無風無浪,港口美麗。另外一張相同角度的作品拿去參加公司內部的攝影比賽了,我認真覺得應該會得獎,科科。
新西海橋上看海漩渦
一開始看行程表上只寫了新西海橋,想說大老遠來看座橋難道是因為這橋很厲害?原來真正厲害的不是橋,而是橋底下的海漩渦。
西海橋(也就是上面這座橋)是橫跨長崎佐世保市針尾島嶼西海市的拱形橋,1955年落成啟用時,還曾是世界第三、東洋第一長的拱形橋。但是2006年之後,又新建了一座橋上車行、橋下人走的新西海橋,就在西海橋的對面。所以老少女一群人上新西海橋左望舊橋,右眺針尾瀨戶海。
針尾瀨戶是個曲折狹長的海峽,最狹窄的地方大概只有170公尺寬而已。每月農曆15日月圓時,海流經過此處,依照潮汐變化會產生明顯壯闊的海漩渦,被稱為日本三大急流之一。
當天雖非月圓之日,但是仔細觀察,仍可微微看出潮流經過某個地方的時候會打圈行流。真正月圓之時來拍照的話,應可拍出頂級美照。
右下方的角度可以看到波浪呈現不尋常的流動
來小浜溫泉找歐巴馬
回想起數年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當選時,日本的小浜也跟著人家興高采烈,搞得其他國的人一頭霧水。
原來是小浜的發音就是這麼剛好就叫做Obama,這也難怪當地人會將歐巴馬視如己出。歐巴馬總統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同意分享名字給小浜使用,進而促進美國和日本地方政府的友好關係。
後來2009年歐巴馬訪日時,也說了「他想感謝小浜市民」,就連CNN也來到小浜來現場連線,對地方宣傳帶來全球性的效果。不過,歐巴馬本人倒是還沒有機會到此地來泡溫泉,當地的地方代表也持續邀請退任後的歐巴馬可以到小浜一遊。
我們到這裡雖然無法享受到全身歐巴馬熱水的招待,但是倒是盡情地享受了全日本第一長的足湯,同時一邊享用以小浜溫泉煮出來的溫泉蛋。至於歐巴馬溫泉但是否有比較美味,呃……本人是沒什麼感覺啦,但是海景相當美麗哦!
日本最長的足湯,左邊即是碧藍海洋。
煮溫泉蛋的指定場所
一邊泡足湯一邊欣賞風平浪靜的景色,黃昏時刻更佳。
前進世界三大夜景之稻佐山夜景
吃飽喝足的夜晚當然得需要一趟散步才能消除方才大量進食的罪惡感,特別是在這個歷史英雄們曾昂首闊步的長崎市,要如何一覽長崎美景,到稻佐山欣賞世界三大夜景是目前觀光團常見的選擇。
2012年長崎夜景被評定為世界新三大夜景之一(另外兩處是香港和摩洛哥),但個人覺得稻佐山上的纜車也相當值得一提。一般纜車都會有明顯的機械移動聲,稻佐山的纜車卻靜悄悄,移動流暢,到333公尺高的山頂只需要5分鐘,只是空間小了點。(以及小小疑惑:不知道為什麼纜車上需要附一位解說員,用日文解說,然後英文解說時是放廣播。)
山頂上可以欣賞360度的長崎夜景,只是在老少女努力照相的同時,居然聽到有人說:哪裡好看?還不如華山上的夜景好看。
這………………。(無言了)
三座電波塔會定時出現燈光秀
呈現五芒星的街景
動畫場景 針尾送信所
漫步新西海橋欣賞針尾瀨戶水域時,遠處三座突兀的圓錐體煙囪實在很難讓人視而不見。導遊也不知道那是啥,一起跟團的日本人也不知道。因為實在太像吉卜力動畫會出現的場景,老少女默默地拿出手機一查,但沒告訴其他人答案是什麼,自己偷偷驚訝這個發現(有夠小心眼的)。
原來這三巨塔是以前日本海軍為了強化軍事無線聯絡體制在1918年建造的,取代之前的木製無線電信塔,耗資了155萬日圓,依現值約250億日圓,完成這巨大三塔。
這三座無線塔高達136公尺,基底直徑約12公尺,到圓錐體最頂部直徑只剩下3公尺。1922年啟用,曾向當時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南太平洋方面作戰的海軍根據地部隊及艦隊等發送信號。據說當時發送代表太平洋戰爭開戰的「新高登1208」暗碼電信(ニイタカヤマノボレヒトフタマルハチ)就是從此地發送的,不過沒有留下明確資料,不可考。
戰後,電信塔由美軍接收,但在1948年佐世保海上保安部針尾送信分室開設之後,就一直被當作海軍的設施接手使用,海上自衛隊也自1955年6月起,以針尾送信所開始共同使用。但是1997年4月隨著針尾送信所新局舍的啟用,無線塔的任務在此畫下句點。
依近年調查指出,三巨塔的歷史背景、土木技術及無線技術都獲得相當高的評價,在2013年被視為日本技術發展的象徵,以近代化遺產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其實三巨塔被指定為文化財也曾被批判過,被指責對過往戰爭的慘痛歷史視而不見,竟還進而重視。雖然,建造起因源自於心懷不軌,但是單純看建築本體,確實相當震攝,現在透過事先申請可進入巨塔內參觀,希望未來有機會一訪。
內文參考海上自衛隊佐世保地方隊網頁http://www.mod.go.jp/msdf/sasebo/5_museum/02_60thanniversary/index35_hariomusentou.html
內部參觀可參考此網頁http://tomocchi.nagasaki-tabinet.com/post-5895/
↑↑↑透過此連結購買博客來任何商品,都可間接贊助老少女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