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離島行~去金門煽海風吧!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我這個鄉巴佬終於要離開台灣本島往離島前進了,因為台灣也才幾個離島而已,我居然活了三十有二年了,一個都還沒去過。

正好員工旅行分成兩個行程,一個花東,另外一個就是金門了。不用說,就是金門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只不過要去個金門而已,居然4點多就起床集合去,坐個7點多的飛機,經過了小飛機上的不穩降落法,也差點將早餐還回去。

到金門居然只有8點半,還可以去吃個金門早餐的時間,而另一行程的花東,才剛過新竹而已。

一大早就帶我們去看地底陰暗的翟山坑道,一點也不清爽,但是過往是一道可停40多艘運輸船的坑道中,現在可是裝上了既浪漫又懸疑的燈光,呈現出一股相當適合拍電影的氛圍,在裡面拍推理劇應該很炫吧!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換個有飽足感的畫面吧!

旅行團總是會有的購物點行程第一站出現了──貢糖,雖然我沒買,但是因為早餐太早吃了,肚子有點餓,所以試吃了一堆。

最後跟去的妹則是背叛導遊,還叫導遊去買其他間的貢糖,導遊在心裡應該很賭爛吧。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購物點的第二站──砲彈鋼刀,金門這麼多特產,可以想見這三天兩夜我們應該會跑很多購物點@@。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一個砲彈可以打50支砲彈鋼刀,在十多年前金門挖出了十幾萬噸,同行的日本人問了:總有一天砲彈會用光吧?

十幾萬噸X50支…….你猜會是幾年?我這樣回了他。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雖說金門正開始吹著東北季風,但加上正好太平洋上有颱風掃過,共伴效應的關係,金門的風更加大了。不過,太陽也不小就是了。

吃過午餐後,去了陳景蘭陽樓看「神奇」的˙自由女神像,雖然長得有點怪就是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自由女神像面對的海岸邊上出現了沙雕兩座,想說怎麼可能這麼完整,跑前去看發現沙雕裡面還有鐵絲,沙雕可是硬梆梆地在海岸上屹立不搖,除了被刻意摳壞和踢壞的部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狂風中大家都成了瘋婆,但是還是愉快地前往仍有人居住的舊聚落─金門民俗村。

大家都前往拍金門民俗村裡的古老人家時,我卻只對池子旁的假山有興趣。太像一隻狗狗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怎麼第一天馬上就要去看我期待已久的擎天廳了呢?

在去之前就聽聞若有去看過擎天廳就不虛此行了,也問過去年曾去過金門的妹是否也去過擎天廳,但妹說他沒聽過。

原來,一切的答案都在民國100年裡。

導遊說以前百姓是不能進去的,但今年因為慶祝民國100年所以也開放百姓登記參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過只限有身分證的中華民國人民。

還好同行的日本人有居留證,所以同樣可以進去參觀,只不過我想他應該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去看吧!

因為後來在擎天廳裡看了一段相當具有「忠貞報國」的影片,少說也是十幾年前的那種三台製播的影片,口白還是相當字正腔圓的生硬。

我想,日本人對於為什麼要看這種影片一定滿腹疑惑吧!

不過我想他們也是無戰爭感世代,又不像我們是「有敵環伺」,他們一定很難想像在十幾年前,金門都還沒開放觀光呢!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擎天廳說穿了就是靠人為轟出一個大坑洞,以前政府的權力還真大,說要一個大廳,就叫幾千個軍人去轟出一個。

實際看到之後發現,沒有我想像中的大,我還以為更大一點。雖然裡頭沒有任何一根梁柱,但至少也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一個人工坑道。

導遊說,以前蔣公每次去擎天廳的時候,都喜歡站在台上看著頭上的石壁。

人問為什麼要抬頭看,他回答了:你不覺得上面有九條龍在飛嗎?

只能說偉人跟我們都不一樣。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一區有好多美麗的洋房,只不過右下方的那個毛澤東咖啡的招牌很礙眼。

在這裡,消耗了很多拍照的時間。誰叫我們這一梯的可堪稱為「外拍團」,光單眼合計起來就應該有10支。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咦!?這好像不是風獅爺嘛~少騙人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才是嘛~~為什麼叫風獅爺?因為金門風太大了,古人相信風大是因為虎爺一直在吹風的關係。

為了要抵擋大風,就只好請出比老虎大的獅子來擋風,所以就在每個聚落前設立了風獅爺,為的就是希望可以保佑村落平安、風調雨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是金門的觀光公車海報,形象做得不錯呢!比起很多縣市的粗製濫造品好太多太多了。

為什麼沒有其他風景名勝的相片?

老實說,是有很多,只不過我說不出個故事出來,放了只是徒感淒涼罷了。

關於金門,多的是讓人感到悲傷的戰爭史、讓台灣其他縣市羨慕不已的人民福利和許多知名的名產。

不再有戰爭的金門,現在則是看起來是相當適合養老的地方。

跟著昇哥玩故鄉~Part2

溪州戲院

 

繼上次有人對我們家這裡的超市非常有興趣之後,這次再補上一些我們這個小鄉里中一些有趣的地方。

上面這張相片很明顯囉~,也是昇哥曾經在節目上提過的,就是上面就寫著「溪州戲院」。在我們這個小地方,可以有一間小戲院,現在想起來都覺得不可思議。記得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戲院還在播放電影的時候,曾被小學老師帶到裡面看當時最紅的「陳益興老師」,僅此一次的記憶,可能也是我們難得僅剩的有關「溪州戲院」的記憶。之後,電影的熱潮消退,轉變成小孩不宜的場所,也就是歌舞廳。聽說以前「溪州戲院」的牛肉場秀還紅極一時,所以曾有「到溪州洗眼睛」的說法。

話說回來,距離戲院不遠處,有一家「溪州眼科」,以前還真的是遠近馳名,所以說「到溪州洗眼睛」好像也沒什麼奇怪。小時候,有一次還在戲院附近看到豬哥亮騎著腳踏車出沒,連我們這小地方的娛樂事業可以如此蓬勃發展,就可想而知當時景氣的衝勁了。小學還沒畢業,戲院就關了,從此關門大吉,直到現在,外頭的鐵門隔離了人群,但卻隔離不了我對它的記憶和……….好奇。

untitled

untitled

接著,離戲院不遠,大概二十公尺處有著一處破舊的水泥矮房,想必很多溪州人也不曾正眼瞧過它,可是我卻對它一直很有興趣。這是溪州舊電信局,「電信局」三個字倒是歷經了風吹雨打,仍屹立不搖。二十多年前,在我小學一、二年級時,它還生氣蓬勃地活著,可是在我二年級1987那一年,發生了令中部人難忘的韋恩颱風。颱風當天清晨的一陣龍捲風,將我們家的三合院屋頂整個吹起,產生了人生以來第一次受災戶的經驗,而這個舊電信局也被颱風凌虐得不成人樣,和目前的狀況差不多。

就這樣,過了二十多年,它維持了同一個樣貌到現在,受災戶的形貌到現在還沒卸下,實在讓人覺得很不忍。它應該還是電信局的用地,但是我總是會幻想:「如果這地方是我的,多想把它變成書店或是藝術工作室啊~」,希望在不切實際的夢想完成之前,它可不要先支撐不住,一定要等我啊~~。 旁邊另外一張是水泥郵筒的相片,在電信局的左側,我想這也是目前台灣僅有的吧,希望它不要消失。雖然你變得有點殘障了,但請好好地再繼續活下去。

照片 008

舊電信局右轉不到300公尺處,即是目前我們日常往返的中華電信了。中華電信後頭即是我的小學母校「南州國小」。

南州國小不大,全校才12班。以前在日據時代,專門讓在溪州糖廠工作的日本人的子女就讀,可以進去讀的台灣人子女很少。到我就學的時候,還保留了一整排的日本式舊房舍。下方左圖,是這幾年已經修繕過的禮堂,禮堂後方就是右圖、看起來有點陰暗可怕的木製房舍。通道的底部,在我一、二年級的時候是福利社,阿姨會坐在上面賣冰棒之類的。福利社的右邊即是老師宿舍,那時還真的有老師住在裡面,現在想起來都會覺得「老師不會覺得可怕喔」,因為糖廠這一代超多鬼故事的。

右圖前方的綠色牆壁那一塊,是圖書室,裡面全是木板,走起路來木板會嘰嘰叫,感覺就是看昭和電影裡面會出現的那整小學校舍。就在這裡,我們透過建築和學習,養究了我們和一般小學生不一樣的兒時記憶。


照片 013

照片 011
4

這裡是糖廠的一部份,以前是如無底森林一般。前幾年因為花博的關係,樹木砍了很多,因為要當停車場。所以,這一個糖廠遺跡附近已經沒有什麼樹木了。這是我對當初政府單位舉辦花博廣大的疑問之一。

 DSCF0025

 跳Tone一下,轉到了一間離我家也不遠的一間廢棄空屋。在我有記憶以來,裡面就好像一直沒人住,所以才會讓我更想進去。這也是一直讓我很好奇的一棟建築,底下的房屋和樓下的似乎沒有相通,而且看似有地下室的樣子,外型在我們這個小地方來說算是有點特異。想想,這種空間拿來當咖啡廳,或餐廳都是不錯的選擇。旁邊又有狂奔濁水溪的大圳,感覺也不賴啊。

照片 016

照片 017

接著介紹我們街上的幾間老店。嗯~應該說我們這地方變化性不大,所以八成以上的店家都算是老店。而且,我們這裡是寡占市場,所以的東西都只有限定幾間在賣,競爭者幾乎不會超過五間,難怪這些店家還活得下來。上面兩家都是食品行,開在彼此的對面。賣的是米香和米麩,所以才在招牌上畫個小嬰兒。現在,仍舊每天會在同一個時間爆米香。大家都應該聽過吧,那個巨大的聲響還真的每次都被嚇到呢!尤其是騎車經過的時候,還好我們路上車不多,不然還真會讓機車騎士犁田呢!(禾豐食品行是2004年照的,但去年重漆了招牌,又嚇了我一跳呢!)

untitled

這間「溪州肉圓」不要看它招牌新新的,這也是去年才重漆的,不然之前也是和食品行的招牌一樣,漆都掉光了。這間是我們這邊非常有名的「高傲肉圓」,不是昇哥說他同學開的那一間喔!為什麼說高傲?因為,第一它限量,今天做多少就賣多少;第二,老闆娘的臉數十年以來都一樣的臭。但是,唯一不高傲的是價錢,我們這邊的肉圓和北斗那邊的也一樣,一律10元。所以啊~~我對於一顆肉圓動輒要25、30元,實在是花不下手。此外,第一次吃的人可能會有點嚇到,因為這間的醬汁是灰色的,BUT~超好吃!!唉呀,口水都快流下來了~~。重點是,這裡的肉圓放隔夜再蒸過,一樣又香又Q呢!好啦!下次就照實體給大家品嚐品嚐啦!不然,有閒就來彰化找我,你要吃幾粒都沒關係,我請客!

untitled

為什麼突然出現神明遶境的相片呢?其實,我對這一類的宗教活動還挺有興趣的,因為我只是單純地喜歡那種熱鬧的氣氛。所以我從小開始,每年都會很期待大甲媽祖的到來。但是,自從在台南求學就業之後,就很少會在假日回家時遇上遶境活動,所以讓我空虛了好幾年。而這二張圖片呢,當然不是大甲媽祖遶境時的相片,大甲媽還得再等好幾個月呢!今天(12/2)是我們這一村的拜平安,所以后天宮的媽祖就出來巡視我們一下,我也在門口拜拜的時候,興沖沖地拍了照,因為我好幾年沒在家裡吃平安了,過了八年才又遇上家鄉拜平安的時刻,真讓我有種「回家真好」的感動。

寫到現在,我肚子好餓啊~真想明天就跑去吃肉圓。溪州開發較晚,所以我們這小地方沒有特別古老的古蹟可看,也沒什麼特別的場所可以玩樂,但希望以我這個在地小記者的角色對家鄉的報導,可以讓各位多加認識「溪州」,讓這個地名對各位不再陌生。

希望,我仍會出產Part 3。

 

跟著昇哥玩故鄉囉~~Part 1

之前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一個「名人玩故鄉」的節目預告。當時看到節目有採訪陳昇,我心想既然節目是「名人玩故鄉」,又是採訪陳昇的話,那一定是會採訪我們這裡的啊。可惜,那一集我不知道是在何時播出,因此錯過了。後來,上網找到了節目的部落格(詳文請見這裡),一開就看見昇哥和何戎的合照,果然是來到了溪州,此集是八月底播出的,真可惜沒看到。

小溪州現在有三位台灣大名人,一位是詩人吳晟,另一位是他女兒吳音寧,第三位就是音樂界鼎鼎大名的陳昇。 

有朋友很喜歡陳昇,後來又意外發現身旁幾位認識的人也很喜歡陳昇,當然我只是單純將他當成是「故鄉知名隔壁人士」看待。春天的時候,某天聽爸的朋友說那天下午昇哥光著身子、穿著短褲脫鞋在大圳邊散步,什麼偶像、歌手形象,在我們加這裡應該是都看不到啦~。幾年前,還因為溪州國中校慶,陳昇免費回母校開小型演唱會,我們不是他的歌迷,但是大家小弟、小妹、歐吉桑們還是一樣很High地和他們一起隨著「鼓聲若響」的歌曲搖擺,我還在舞台撿到一張當天的rundown筆記,當然是藏起來留念囉~。 

小溪州目前有19村,人口有三萬多,濁水溪旁的黑金(黑砂農地)就是我們這裡。現在挺方便的,八年前出現了萊爾富之後,溪州的「忠孝東路」上有了24小時的燈火,當初以為對面的小雜貨店會深受打擊,沒想到現在依然生意興隆,因小雜貨店有賣南北雜貨,貨品和萊爾富有了明顯的區隔。三年前,出現了7-11,後來有了日統客運,一樣可以直達到台北,比起以前現在還算很方便了,只差沒感動到落淚。 

就以幾張相片介紹我們這裡幾個的特色:

Digital image
昇哥口中的「溪州的忠孝東路」,看似盡頭的建築物是明道大學的學生宿舍。

Digital image

Digital image

Digital image

台一線上就有三家羊肉店,相隔沒有超過100公尺。這一家最老,1、3家我們每年都會吃上好幾次,物好實在的羊肉爐,吃過的朋友都流連忘返呢!當然還有其他間,以後有相片可以再補上。

花博公園
溪州公園(就是花博公園啦)

接下來是好笑單元:小鄉裡唯一的一家超級市場(似俗俗的賣),BUT硬是要與眾不同,搞得和傳統市場差不多。超市中有豬肉攤和魚攤,和有趣的小場景。↓
untitled

豬肉攤+魚攤

untitled  不可玩泥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