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剪報12】年輕人聚起來 沸騰錢湯

不同於社群軟體的連結    舉辦舞蹈、落語等活動

=====

 

在日本全國,有人在以兩天就會有一間錢湯消失的急流中興起新潮流。有一些年輕人覺得錢湯和自家浴缸不同,具有不同的魅力,這些年輕人開始聚集起來,一些年輕的錢湯經營者們也透過舉辦活動等開始散播錢湯的魅力。以前被視為是地區交流據點而生意興隆的錢湯,現在為何吸引年輕人呢?

「昭和的復古氣氛反而感到新鮮」,這麼說的是茨城縣插畫家押田AYUMI,她是錢湯的忠心粉絲。住在老家時,家裡雖然有浴缸,但是一個月總會去幾次錢湯。「在大浴場裡,老婆婆們會來搭話,也會進而增進感情。可以增加認識的人也是錢湯的一種魅力。」她如此表示。

因為家庭浴缸的高普及率和經營者高齡化,持續有錢湯歇業。依厚生勞動省(似台灣的衛生福利部)的調查,2016年度時一般公共澡堂為3900家,已是1989年度的三分之一以下。儘管持續減少當中,另一方面首次知道澡堂的年輕人等族群間開始出現重新發現澡堂魅力的行動。

東京外國語大學裡出現了錢湯同好會這樣的社團。社長是語言文化系的那須亮太,他敘述其魅力:「在錢湯可以離開智慧型手機一陣子,藉此重新關注自身,也能集中精神在和朋友的對話上,是一個可以遠離煩雜日常的綠洲。」對習慣社群軟體的年輕人而言,在錢湯,人和人之間的連結方式看起來似乎很新鮮。

同系三年級的鈴木柚喜說:「比溫泉和SPA健康中心來得便宜,一個銅板就去得了,有一種感覺很容易就能放鬆的划算感(東京都內大人460日幣)。」

 

 

年輕人開始注意錢湯的起源和最近出現20~30歲的年輕經營者也有關。他們企劃活動,也積極地散佈資訊。

東京都台東區的日出湯在1月的時候舉辦了「舞蹈澡堂」這樣的活動。為了不要造成鄰居的困擾,參加者使用無線耳機在澡堂裡享受跳舞,跳完後直接進澡堂泡澡。活動吸引了超過40人參加,其中以年輕人居多。

和活動公關公司一起參與企劃的是日出湯第四代當家─田村祐一先生。其他還有例如舉辦落語小劇場、江戶切子(小酒杯)體驗教室等等。他充滿自信地表示,「重視附近年紀大的熟客當然很重要,除此之外也希望年輕人們可以多少了解一點錢湯。」

「錢湯還有許多可以改善服務的地方,也可以激發出許多有趣的事情。」會這樣說的是琦玉縣川口市「喜樂湯」的主導者─中橋悠祐和湊研雄這兩位當家。他們邀請古著店和咖啡店等業者來擺攤,推出各式各樣的企劃。

「一個人很孤單,所以會想要和人交流,但又不是想要很積極地和人聊天。在錢湯,因為周圍都有人,所以會不自覺地感到安心。」這樣指出錢湯魅力的是經營喜樂湯的「東京錢湯」(東京澀谷)董事長日野祥太郎先生。他表示,「大家共享同樣的時間和空間,透過這樣鬆散的連結讓人感到安心。」

該公司也經營將錢湯重點化的網路媒體「東京錢湯TOKYO SENTO」。因介紹錢湯、提供體驗報導、採用模特兒的專欄等受到矚目。日野董事長表示,「錢湯是有次文化感的地方,僅針對高齡者散播這樣的魅力有一定的困難度,所以必須加入年輕人的新價值觀。」

到昭和中期為止,錢湯一直都是聚集附近男女老少、地區交流的中心。年輕人回流,可以和老年人們交流的話,錢湯是為地方交流中心,或許可以挽回昔日繁景,再創新興文化。

※剪報來源:《日本經濟新聞》2018年4月20日  生活專欄  記者:鐵村和之

◎編註:剪報旁另外一則相關小篇報導就沒有翻譯了。但是東京錢湯真的很妙,歡迎前往看看→→http://tokyosento.com/

§所經營的喜樂湯也過分有趣,超想去泡看看的→→http://tokyosento.com/kiraku-yu/7838/

§採用模特兒的專欄→→在此,因為太可愛了,請自行點閱。

【2018九州】好山好水好熊本

熊本?我很熟啊,酷MA萌、熊本熊不就是那裡出來的?紅得呢!

 

熊本熊確實功德無量,成功推動了熊本縣的觀光,自己也蟬連了好幾屆地方幸運物冠軍。台灣和熊本之間友好到高雄都可以直飛熊本了,只需三個小時即可看到本尊。

 

本次老少女在可以看到熊本城的高級飯店待一晚,可是因熊本大地震損壞的熊本城,整體修復完整需要到2036年(天啊!那時候我都幾歲了!),所以只有經過城牆邊,以及在早晨遙望它被防水布蓋得密不透風的模樣。

 

此外,現在的熊本行程流行到熊本縣營業部長兼幸福部長的辦公室坐坐(也就是熊本熊的辦公室),可惜一行人到達熊本市時,部長已經下班了。我們只能安慰自己說部長為了讓大家幸福,所以先讓自己幸福,準時下班,沒有加班這回事。

 

看到這邊,各位一定會想,這應該可以再來一發「這樣我也算來過」系列吧。不過,幸好旅程中停留在熊本的時間比起其他三縣來得多,故可拿來說嘴的材料豐富了點。下一次,希望可以藉口要造訪部長,以出差名義行再遊熊本之實。

只是沒去過而已,沒啥了不起,大不了下次再去而已!!

(圖片來源:https://linshibi.com/)

位於南阿蘇的高森町,是個位於山區內部平原的小偏鄉,四周山峰圍繞,一眼望去綠、黃、紅交雜的田園風景,寧靜安詳。

 

或許是因為在台灣太久沒呼吸到新鮮空氣,一下車,肺部依其求生本能,不經意地深吸了一口高森的空氣。這一口氣,突然讓人感覺如果當下被問到真正身體老了的時候,希望住在哪裡,二話不說一定會選空氣清新的高森町。當我知道熊本整縣的水龍頭打開都是可以直接飲用天然水的時候,更是覺得熊本是養老好去處。

 

當然到高森不僅是呼吸新鮮空氣而已,主要來看這個意外成就來的隧道公園。高森隧道原本是鐵路隧道之一,但是在40多年前進行挖掘工程時,豐沛的地下水湧不停,結果不得不停止挖掘。

 

隧道都挖一半了,鐵道建不下去了這塊地還能幹嘛?後來町公所規劃為親水公園。只是附近也都是好山好水,誰會為了一個親水公園大老遠跑來高森。所以又為了推廣觀光,特地在隧道底部,請人設計了一個稀有景觀,是一個讓觀光客非得付錢走到最後才能看到的奇觀。

 

沁心冰涼的隧道內地下泉水在腳下汩汩流出,隨著水聲與微弱的光線,人聲與腳步聲在隧道中回音繚繞,隧道底的「奇觀」出現了……。

 

這真的令人昨舌的「奇觀」了。從沒看過水瀑湧出時粒粒圓潤如珍珠,可以停在半空中,且還會違反自然法則倒退回去,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這是透過特殊音波,讓水珠呈現球狀。但因為水落下的速度太快,導致人眼只能看到一條水柱。所以這時候就又另外使用了特殊投射光線,利用人眼的殘影現象,讓水柱看起來像珍珠項鍊。

 

至於為什麼水珠可以停在半空中,又可以倒流回去,同樣是利用人眼的殘影現象,改變特殊投射光線的周波數即可隔空操作水瀑魔術。科學真是太厲害了!

 

想要一睹水瀑奇觀嗎?300日幣即可,而且還奉送高森的好水好空氣。

 

眼睛看到的光線是不會閃爍的,會造成此拍攝現象的原因請自行Google吧(超不負責任的作者),看到20秒時就可以看到水珠倒流的畫面。

南阿蘇的平原充滿寧靜,空氣清新,大家都很喜歡這裡。

白水吉見神社的名水  白川水源

 

看完利用科學所造就的「奇觀」後,導遊開始吩咐大家要先準備好空瓶,原來是要到真正掛保證的名水源裝名泉水用。

 

一下車,同樣再來口深呼吸,再次贊同這地方真是水優空氣好,充滿靈氣。原本以為大家對裝泉水沒啥興趣,沒想到一看到湧泉處,紛紛自動排起隊來裝自然湧泉。我快速喝了一口,入喉之後殘留在口內的甘甜,忍不住讓老少女想不顧形象地發出「哈~~」的暢快聲。不過也是聽到有人說:哪裡不一樣?和瓶裝水一樣啊!(呃……大叔,乖回去睡覺吼!)

 

除了名水之外,令老少女更加心情愉悅的是白水吉見神社前的ART和紙工房「白水」。商品物美價廉、充滿原創趣味,這間販售自行手作物品的小店讓二十多名台灣觀光客開大心,莫名其妙地掏腰包買了一堆。超級推薦!

 

在白水吉見神社前的ART和紙工房白水

在這間小店中進行關店前大採購,讓店員笑得合不攏嘴,所有織品都是這間工房自產自銷的。

宣傳自產自銷的熊本熊,希望更快能夠讓災區的熊本加速重建。

大觀峰

 

到熊本就免不了到阿蘇火山一遊,可是阿蘇火山無法上去,所以旅行社選擇了安全路線──眺望阿蘇五岳。

 

萬全準備就只怕萬一,這個萬一就是當天下起來大雨……。

 

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得拍,暖暖的眼淚跟寒雨混成一塊……。這時真適合唱起劉德華的〈冰雨〉,但是很多人不想陪我們唱得這麼悲戚,索性放棄了撐傘和套雨衣,只剩下不到十人冒著雨迎著風,勇征大觀峰。

 

眼前的色彩忽然被掩蓋(被大霧)

你的影子(大觀峰)無情在身邊徘徊

你就像一個劊子手把我出賣

我的心(體溫)彷彿被刺刀狠狠地宰

懸崖(大觀峰)上的愛(景觀)誰會敢去採

還是願意接受最痛的意外(朦朧一片)

最愛的女孩(最可悲的自嗨)

 

能夠不顧大風大雨又大霧走到標的處的只有少數人。

到了大觀峰,卻什麼也看不到。

給大家看天氣好的樣子(圖片來源http://photohito.com/user/89755/)

位於海拔近700公尺高的黑川溫泉位於阿蘇郡南小国町,在日本的溫泉地中始終擁有超高人氣,雖然曾經因為欠缺規模和交通便利性,黑川溫泉整體一度陷入慘淡黑暗中。

 

但在地方人士努力推動社區營造下,進行全體性觀光規畫,使這裡的旅館每間各具一格,互不干擾又相符相成,才能讓黑川溫泉到現在仍保有高知名度。

 

導遊發下了一張溫泉通行證,隨意進入黑川溫泉街任何一間旅館,只要秀出「王牌」就能暢行無阻,儘管效期只限當天、最多三間。

 

在此地只能停留1.5小時,是能泡到什麼啦!這地方就是要來個兩天一夜啊~此時抱怨不得,只能趕緊選定攻佔地,為以防遇到同團的人,得要搶先一步到達。

 

我還沒摸清方向,就隨意照著地圖與指標走上了另一端的山坡,居然耗了15分鐘才到攻佔地。但辛苦總是值得的。

 

在內,諾大的大眾溫泉池中一人獨占大浴池;在外,一人獨享露天美景與美湯,人生爽快不過如此。

 

1.5小時過了,成果揭曉:只有團內的3位日本人泡到二間。

 

為什麼呢?第一,男人穿脫比起女人要簡單多了;第二,日本人果然還是泡溫泉的老手,比不上啊!

 

哪天心血來潮就來揪個溫泉療養團,好好地在黑川溫泉待個兩晚,熱療筋骨、消除疲感、美容美肌……,高興泡多久就多久。(感覺到時應該會是千歲團)

 

黑川溫泉街雖小,但充滿幽古閑情。

月洸樹是黑川溫泉地區中相當貴的溫泉旅館,一晚二餐要價日幣68850起,等我月入超過10萬再說吧!不過我去的是位於同一個地方的彩楓溫泉。

一腳踏進離黑川溫泉主要街道有點遠的彩楓溫泉,接近中午所以沒有人。

彩もみじ溫泉中的蕎麥麵店

女性更衣間因為只有我一個人,索性拍了一張。

黑川溫泉街上的有趣路標:寶貝孫子的上學路

 

【2018九州】這樣我也算來過長崎了

長崎蛋糕,大家都聽過;豪斯登堡,不少台灣人去玩過;世界第二原爆地,我們就暫且不談這慘痛的歷史傷痛。可惜的是,這些都不是老少女「最想去的長崎」。

 

到長崎就是要造訪日本最古老的木造洋館-哥拉巴園,或是漫步荷蘭坡倘佯在異國風裡之類,只是這些都是我的任性。本次旅程內只有出現一個與歷史有關的景點,我想旅行社該不會是怕大家聽到歷史就興致缺缺吧,所以景點多半是風景類的。

 

不過此趟長崎一晃,倒是也有新發現。一個完全不是公版旅程裡的景點極度吸引老少女的目光,或許未來的某一天可以前往造訪。這個意外,就在下方的說明裡哦↓↓↓↓。

↑↑↑超便宜推薦,是電子書↑↑↑

 

到豪斯登堡港口城吹吹風

 

因為豪斯登堡一天玩不完,門票貴森森,下午才抵達長崎的觀光客只好到豪斯登堡的後花園逛逛。

 

沒有大批大批遊客的港口城沒有在豪斯登堡園區,所以不用花貴森森的門票進場,搞不好這就是旅行社的策略,免錢的最讚。不過,因為到達時已近黃昏,在歐風街道裡漫步吃下午茶、拍拍海景也是挺悠哉的享受。

 

曾經看過網戰台灣的許多風景區總是愛拷貝別國的景點,豪斯登堡也被拿來嘴了不少,憑良心說,人家至少為了想賺觀光錢是先花大錢做全方位的拷貝,而且還因此破產過一次,還吸引別國的人來繼續貢獻,規格畢竟大不同哪!

 

豪斯登堡港的歐風商店街

海上的飄浮Hotel,感覺好小。

當天下午天氣良好,無風無浪,港口美麗。另外一張相同角度的作品拿去參加公司內部的攝影比賽了,我認真覺得應該會得獎,科科。

新西海橋上看海漩渦

 

一開始看行程表上只寫了新西海橋,想說大老遠來看座橋難道是因為這橋很厲害?原來真正厲害的不是橋,而是橋底下的海漩渦。

 

西海橋(也就是上面這座橋)是橫跨長崎佐世保市針尾島嶼西海市的拱形橋,1955年落成啟用時,還曾是世界第三、東洋第一長的拱形橋。但是2006年之後,又新建了一座橋上車行、橋下人走的新西海橋,就在西海橋的對面。所以老少女一群人上新西海橋左望舊橋,右眺針尾瀨戶海。

 

針尾瀨戶是個曲折狹長的海峽,最狹窄的地方大概只有170公尺寬而已。每月農曆15日月圓時,海流經過此處,依照潮汐變化會產生明顯壯闊的海漩渦,被稱為日本三大急流之一。

 

當天雖非月圓之日,但是仔細觀察,仍可微微看出潮流經過某個地方的時候會打圈行流。真正月圓之時來拍照的話,應可拍出頂級美照。

 

右下方的角度可以看到波浪呈現不尋常的流動

來小浜溫泉找歐巴馬

 

回想起數年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當選時,日本的小浜也跟著人家興高采烈,搞得其他國的人一頭霧水。

 

原來是小浜的發音就是這麼剛好就叫做Obama,這也難怪當地人會將歐巴馬視如己出。歐巴馬總統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也同意分享名字給小浜使用,進而促進美國和日本地方政府的友好關係。

 

後來2009年歐巴馬訪日時,也說了「他想感謝小浜市民」,就連CNN也來到小浜來現場連線,對地方宣傳帶來全球性的效果。不過,歐巴馬本人倒是還沒有機會到此地來泡溫泉,當地的地方代表也持續邀請退任後的歐巴馬可以到小浜一遊。

 

我們到這裡雖然無法享受到全身歐巴馬熱水的招待,但是倒是盡情地享受了全日本第一長的足湯,同時一邊享用以小浜溫泉煮出來的溫泉蛋。至於歐巴馬溫泉但是否有比較美味,呃……本人是沒什麼感覺啦,但是海景相當美麗哦!

 

日本最長的足湯,左邊即是碧藍海洋。

煮溫泉蛋的指定場所

一邊泡足湯一邊欣賞風平浪靜的景色,黃昏時刻更佳。

前進世界三大夜景之稻佐山夜景

 

吃飽喝足的夜晚當然得需要一趟散步才能消除方才大量進食的罪惡感,特別是在這個歷史英雄們曾昂首闊步的長崎市,要如何一覽長崎美景,到稻佐山欣賞世界三大夜景是目前觀光團常見的選擇。

 

2012年長崎夜景被評定為世界新三大夜景之一(另外兩處是香港和摩洛哥),但個人覺得稻佐山上的纜車也相當值得一提。一般纜車都會有明顯的機械移動聲,稻佐山的纜車卻靜悄悄,移動流暢,到333公尺高的山頂只需要5分鐘,只是空間小了點。(以及小小疑惑:不知道為什麼纜車上需要附一位解說員,用日文解說,然後英文解說時是放廣播。)

 

山頂上可以欣賞360度的長崎夜景,只是在老少女努力照相的同時,居然聽到有人說:哪裡好看?還不如華山上的夜景好看。

 

這………………。(無言了)

 

三座電波塔會定時出現燈光秀

 呈現五芒星的街景

動畫場景  針尾送信所

 

漫步新西海橋欣賞針尾瀨戶水域時,遠處三座突兀的圓錐體煙囪實在很難讓人視而不見。導遊也不知道那是啥,一起跟團的日本人也不知道。因為實在太像吉卜力動畫會出現的場景,老少女默默地拿出手機一查,但沒告訴其他人答案是什麼,自己偷偷驚訝這個發現(有夠小心眼的)。

 

原來這三巨塔是以前日本海軍為了強化軍事無線聯絡體制在1918年建造的,取代之前的木製無線電信塔,耗資了155萬日圓,依現值約250億日圓,完成這巨大三塔。

 

這三座無線塔高達136公尺,基底直徑約12公尺,到圓錐體最頂部直徑只剩下3公尺。1922年啟用,曾向當時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南太平洋方面作戰的海軍根據地部隊及艦隊等發送信號。據說當時發送代表太平洋戰爭開戰的「新高登1208」暗碼電信(ニイタカヤマノボレヒトフタマルハチ)就是從此地發送的,不過沒有留下明確資料,不可考。

 

戰後,電信塔由美軍接收,但在1948年佐世保海上保安部針尾送信分室開設之後,就一直被當作海軍的設施接手使用,海上自衛隊也自1955年6月起,以針尾送信所開始共同使用。但是1997年4月隨著針尾送信所新局舍的啟用,無線塔的任務在此畫下句點。

 

依近年調查指出,三巨塔的歷史背景、土木技術及無線技術都獲得相當高的評價,在2013年被視為日本技術發展的象徵,以近代化遺產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其實三巨塔被指定為文化財也曾被批判過,被指責對過往戰爭的慘痛歷史視而不見,竟還進而重視。雖然,建造起因源自於心懷不軌,但是單純看建築本體,確實相當震攝,現在透過事先申請可進入巨塔內參觀,希望未來有機會一訪。

 

內文參考海上自衛隊佐世保地方隊網頁http://www.mod.go.jp/msdf/sasebo/5_museum/02_60thanniversary/index35_hariomusentou.html

 

內部參觀可參考此網頁http://tomocchi.nagasaki-tabinet.com/post-5895/

 

↑↑↑透過此連結購買博客來任何商品,都可間接贊助老少女呦↑↑↑

【2018九州】這樣我也算來過大分了─九重”夢”大吊橋

請用一句話說明你對大分的印象?有人可能只會回一句「蛤?」,享受過較高級、深度一點日本旅遊的人可能會回「溫泉名勝地湯布院」,而我只能回答「九重”夢”大吊橋」。

 

同上週文章可證,本次千里迢迢從熊本坐了兩個小時的車,竟然就只有來看這個比嘉義太平雲梯還弱的橋!而且當天下雨,大家只能在朦朧中溼答答地賞風景,搞得我也有點累。

 

打從一開始,我就看不太順眼九重”夢”大吊橋的名字,「九重夢大吊橋」這樣就好,為什麼非得要強調”夢”,究竟有什麼意義?這是我首次針對日本人的取名sense感到質疑。

 

原來2006年落成的九重”夢”大吊橋,名稱是透過大眾徵稿、獲得5890票高票當選來的。嗯……我還是需要有人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

 

九重”夢”大吊橋是目前全日本最大的一座吊橋,是這地區的企業和人民想推廣大分觀光所建造的(其實和近幾年台灣各縣市爭相建造空中步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座長390公尺、高173公尺的大橋,除了耗時兩年半外,製造經費20億日圓居然完全沒有國家和縣政府的補助,厲害得驚人(馬上將台灣各縣市政府踢到外太空)。

 

實際上,若在晴天到訪,站在九重”夢”大吊橋上遠眺九重連峰,確實會讓人感覺此為絕景。層層山峰間一年四季風格迥異,吊橋的管理單位每年依季節也會舉辦各項活動,以聚集遊客,例如漢堡大胃王、冰雕展。

 

雖說雨天看風景的感受格外不一樣,但是在雨滴打到視線難以辨識、拍照怕手機滑落山谷,加上只有60分鐘時限的當下,本人真的很難悠哉地欣賞。大分景點也不少,為何旅行社偏偏就是要帶遊客來看這個造型極度普通的吊橋,或者就只是衝著「日本第一大吊橋」的名號吧。

 

只能說,好吧!這樣我也算來過大分了……。(下次來,我一定要去湯布院!)

 

吊橋規定單向靠左通行,不能亂走。下雨天不能撐傘,只能穿雨衣。橋頭橋尾都有人在管控秩序。

寬幅很窄,單邊只能一人行走,不過橋很穩。

下雨天帶來的山嵐霧氣

「日本百選名瀑」選中的「震動之瀑‧雄瀑」和「雌瀑」。拍這些照片都得小心手機被雨淋到故障或滑落山谷。

橋尾的風貌

走過橋來、再多爬一段坡道,只是為了遠眺的一幕。

以及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一尊彌勒佛

對不起,介紹的很虛,所以補上一張有趣的海報作為補償。

歡迎由文內的連結前往購物,博客來會給本站微薄回饋金,間接支持老少女@@

【2018九州】這樣我也算來過福岡了─福岡天滿宮

請用一句話說明你對福岡的印象。有人會回答天神的攤販,也有人可能會說博多豚骨拉麵,我會回答:太宰府天滿宮。

倒不是因為我最近有功名上的需求,需要去求日本的文昌公─菅原道真,而是因為我在天滿宮裡巧遇了日本演員室剛(ムロツヨシ,Murotsuyoshi),而且還握到了手!

什麼嘛!不要因為你一個日劇迷的感想就拿來唬弄福岡行。

不不不!我會拿天滿宮來當成福岡印象是有原因的,因為……本次到福岡就只有來這裡啊~~~~~(和福岡機場……泣奔)。

這次透過公司的員工旅遊,來了場北九州大迴旋四天三夜遊,短短的四天去了四個縣市,在北九州地圖上畫了個大圈,不愧是團體旅遊。因為團體旅遊不需要動大腦,所以老少女決定了也來場不動腦的遊記紀錄。

開場前先說明場景設定。

一、女主角:老少女   二、男主角:流氓大叔

三、場景:太宰府車站、天滿宮  四、時限:1.5小時。

第一幕

干擾情節:導遊向觀光客們說明,要吃太宰府車站旁的一蘭拉麵的人跟他走,不吃的人自由活動,但必須回到車站前集合。肚子還很撐的老少女不想吃,流氓大叔對拉麵沒有愛,索性一起行動。

第二幕

情節快轉:老少女忙拍照,流氓大叔忙找手機(因為掉在半路上)。經過了一番肉體與精神上的拔河(克制不要踏進任何表參道上的商店),終於抵達天滿宮的鳥居前。

迎面而來一波又一波來校外教學的學生,加上國外觀光客,天滿宮的平日已是人潮擁擠的狀態。走過庭院小橋,越靠近天滿宮本院越多人,想要拍個無人經過的風景照,可能只能在清晨造訪。

第三幕

重點:正當老少女拍完天滿宮正殿,望向一旁走來的可愛巫女,想對她們拍張照時,眼前晃過一座鳥窩頭,老少女靈敏的人臉辨識系統馬上辨識出室剛本尊。此刻的興奮想立即告訴流氓大叔,可是他偏偏在我前方拍照,而室剛一群人正好就經過我和流氓大叔之間。我等不及了,喊了流氓大叔要他回頭。

「Tsuyoshi!快點!那個是Tsuyoshi!」

「Tsuyoshi?Murotsuyoshi?」

「嗯!嗯!」

流氓大叔馬上奔向前去,我也隨即趕上,在這一小段時間內,沒有其他觀光客發現,他本人可能也很意外,為什麼發現他的竟是兩個台灣人。

我們像極了狂熱粉絲,直跟他說有看他演的哪些劇、追蹤他的Twitter和IG,他本人僅是害羞地一直說謝謝,但是不能拍照。當我要求握手時,一旁經過的國中生終於發現了我們在嗨什麼,直說他們也要,他也應要求意思意思握了兩個人的手,然後趕緊上車離開。

其實,我也不是什麼認真的粉絲,只是愛看日劇而已。因為螢幕上的日本演員對老少女來說比台灣演員更是遙不可及的存在。所以當突然巧遇的時候,不管他是誰,只要是老少女的人臉辨識系統順利辨識出來的演員,我想都會一樣興奮。(這時候連我都佩服起自己,光憑側臉也認得出來,我沒有去當刑警真的是太可惜了!)

最後,我和流氓大叔在握到手後都說:不管怎樣,這趟值得了!

不管怎樣,這樣我也算到過福岡了。

 

正值日本各級教育機構的校外教學季,整齊樸素的運動服隊伍中,穿插打扮突兀的觀光客。

停留天滿宮的時間僅有1.5H,快馬加鞭快速通過表參道,計畫先看完天滿宮後再回頭慢慢逛(結果也沒逛到)。

這種充滿古典幽情的咖啡店,無論多想進門一探究竟,面對僅能停留1.5小時的殘酷時限,只能默默地拍張照飲恨通過。

雨傘專賣店。感覺一把雨傘都要上萬日幣

讓流氓大叔的少女心噴發的店都只能假裝沒看到,應該說我不想看到少女心噴發中的流氓。

年輕導遊只會說表參道裡面有一間現在很有名的星巴克,是由很知名的建築師設計的。究竟是哪位也沒說,到底有沒有做功課啊,我都想跟他說答案是隈研吾了。

經驗不足的導遊只會說天滿宮祭拜的是日本人的文昌君,到底是拜誰同樣也沒說,再次我都想跟他說答案是菅原道真了。(難道導遊要換我當?)

庭內翠綠滿佈,蔭底涼爽,樹下人多。

天滿宮內最有名的文昌牛,就像以前我們到孔子廟去求功名時會拔智慧牛毛一樣,在這裡是大家拼命搓祂的身體。(這隻是天滿宮前較小的那隻)

比起文昌牛,一旁的帥氣麒麟與可愛山鵲可是吸睛多了。其實一開始令我吃驚的是這小鳥叫做Uso(日文的謊言之意),漢字是鷽,俗名山鵲。

每年一月七日都會舉辦換鷽法事,主要是祈求前一年不小心說的謊,誠心向天祈求將厄運視為謊言,改換來好運的儀式。可是天滿宮和這鳥有什麼關係呢?

聽聞有以下幾個說法(當然是網路查來的,絕對不是導遊說的)。

一、據說菅原道真公被蜜蜂攻擊的時候,鷽跑來將蜜蜂吃掉,進而救了菅原道真公一命。

二、因為「鷽」和「學」字很像(中文發音其實也是學的發音),故被拿來和學問之神的菅原道真公聯想在一起。

三、菅原道真公是誠實不說謊的人,所以將說謊的Uso換成鷽的這個Uso。

不管答案是哪一個,現在鷽可是被當成招來幸運的鳥守護著天神。

就是在拍完這張之後,巧遇日本男演員ムロツヨシ(Murotsuyoshi),常看日劇的人都應該對這搞笑演技精湛的演員有印象,最常看到和山田孝之一起演戲(本人好瘦~)。

在只剩下最後10分鐘時,踏進在太宰府車站前的坑貓迷用的、只賣貓相關商品的雜貨店。買了一個厭世肥貓的托特包,愛用中。

在太宰府搭乘旅人電車。去哪呢?居然是僅有七分鐘路程的二日市車站!到現在我還不懂為什麼要特地搭這車到二日市車站然後上遊覽車……(無言)

總而言之,這樣我也算來過福岡了。

 

▲歡迎由文內的連結前往購物,博客來會給本站微薄回饋金,間接支持老少女@@。▲

【掰青的東京】夜行阿佐谷,品嘗小料理館まにわ的美味

阿佐谷,一個我從未聽過的東京地名;まにわ(Maniwa),一間只有七個座位的迷你小料理店。(photo form blog:まき子の酒

 

混著冷冽的夜色,坐在店裡哈著熱湯時,頓時有來到「深夜食堂」的錯覺,只是料理人換成了年輕貌美的女性。

 

當旅伴一聽到我想去高円寺時,興高采烈地說:既然都要去高円寺了,那麼晚餐就去之前我去過的一間小餐館吧!在我允諾一個晚餐3000日幣可接受之後,他馬上打越洋電話訂位。

 

需要這麼急嗎?明明是下個月才要去啊!我問。

 

這間只有七個位置,很容易客滿,沒有早點訂,會吃不到。

 

訂不到的話,其實也不用這麼執著啦!我說。

 

不!老闆是個美女,料理又好吃,既然都到東京了,就一定要去!

 

和老少女一樣是個好咖的旅伴都這麼說了,只好相信他的眼光。

 

阿佐谷是個樸素的地方,一出車站就可以感受到樸素的氛圍,樸素的熱鬧,連吃飯喝酒作樂的橫丁都散發出樸素傳統的味道。小料理店まにわ(Maniwa)藏匿在靜謐的住宅小巷弄間,一入夜,街燈緩升,店裡也亮起樸素又暖心的燈光。

 

飢腸轆轆的二人準時在六點開店時撥開門簾、低著頭拉開木門,意外地已有三位身穿和服的中年女子在用餐。一進店,圍著老闆的吧台座位馬上剩下二個,不久後又進來一對夫婦。

 

狹長小店只有老闆一個人在打理,侷促的吧檯座位,讓客人不得不縮肩並席。在這裡,人與人之間還來不及談距離就已經靠在一起。

 

小店沒有菜單,僅有當日套餐。老闆會事先詢問客人是否有不敢吃或不能吃的食材,其他皆依每日菜單準備。老是長舌的二人,一入座後便靜靜地看著美女老闆在不到一坪的廚台,進行一場沒有台詞的料理演出。

 

我們與她像是隔著一簾無形的布幕,她是銀幕上的主角,循著毫無贅感的步驟,依著熟練的料理手法,看她試味、盛湯,或斟酒,舉手投足如日本舞踊般優雅又流暢,而我們也彷彿將此表演當成前菜,仔細地品嘗。

 

美女老闆雖然不記得數年前曾來用餐的旅伴(長得這麼嚇人居然會不記得),但表示三不五時會有台灣客人來用餐。原來是旅伴的朋友在旅行時無意間踏入まにわ(Maniwa)之後,在部落格上推薦這小店,意外地為此店帶來不少台灣客人,也和老闆成為好友。

 

另一個不得不注意的是那三位穿和服的女性客人。看著她們不同銘柄的清酒一杯又一杯接著入喉,用著誇張語氣讚美料理的美味,偶爾來點抱怨或大笑,不禁讓我想起「深夜食堂」裡,每回出現就是要吃茶泡飯的三姊妹。

 

當天身體疲憊,一杯啤酒就累了的老少女在迷茫中,忍不住讚嘆起她們的大胃口,羨慕起她們可以與好友一起喝酒話家常,還不用擔心酒後得開車。但更羨慕的是,她們有不介意酒錢的豪爽。

 

畢竟小料理店不是大眾酒屋的「深夜食堂」,總不免讓老少女擔心起荷包啊!(太誇張,其實當天消費不過4400日幣)

 

まにわ(Maniwa)網址->請往此

在阿佐谷巷弄中閒晃,碰上有特殊裝置的外送車,將外送盒吊在上面,該裝置會保持盒內平衡,以防餐點傾倒。

商店街已熄燈,要吃飯得往餐飲聚集處。

路上經過難得一件的復古電影院,播放的都是一些西洋小片或舊片,可謂是真文青的愛好地。

菜單寫得滿滿滿的熟菜屋,吸引路人駐足買個炸肉餅當點心吃。

阿佐谷的飲食小巷,不過今天晚餐的目的地並非在此,而是還有十分鐘路程的まにわ小料理館。

雖然天很冷,但是吃飯開始前還是點了一杯啤酒。接下來就逐一慢慢品嚐這晚的小料理。

暖暖身子用的前菜黑輪湯

其實老少女不太敢吃生魚片,但是偏偏到日本玩的時候都敢吃,可能一份量少比較讓人有食慾吧,當然新鮮口感也是重點(顯然是藉口)。

炸物對老少女的老年胃有負擔,但是可樂餅無所謂,歡迎盡量來。可樂餅肉汁垂垂,炸銀杏香味噴噴,讓人意猶未竟。

在台灣多半吃到的是炸的喜相逢,太油。烤的風味清淡,擠上柚子汁,更添鮮味。

最後出現的小火鍋,將飽感推至喉頭。若還不夠飽,還可以加點用此火鍋湯底燴製而成的湯粥(雑炊),隔壁桌的三姊妹連湯粥都吃光光,女人的食量不可小覷。

一小杯甜滋滋的草莓酒作為本日晚餐的甜點,是店主推薦的,喝起來像草莓奶昔。後來有自行購入回台,但似乎有人不喜歡太甜的口味。

歡迎由文內的連結前往購物,博客來會給本站微薄回饋金,間接支持老少女@@。

【掰青的東京】2017年末最佳賀禮2~新海誠展

「你是誰?誰?誰?那個人是誰?

重要的人,不能忘記的人,不想忘記的人。

誰?誰?你究竟是誰?你的名字是?」

 

「ね。あなたは誰?誰、誰、あの人は誰?

大事な人、忘れちゃダメな人、忘れたくなかった人。

誰、誰、あなたは誰?君の名前は?」

 

如果尚未看過2016年最轟動的動畫《你的名字》,總該聽過這部動畫的片名。

 

新海誠的《你的名字》在日本創下日本電影史上第二高票房(250.3億日圓)、上映電影第四高的紀錄(第一名的日本電影是宮崎駿的《神隱少女》308億日圓)。在日本甚至一直有影院上映到2017年8月,可以說幾乎上映了快一整年。

 

接著,國立新美術館為了紀念日本動畫100周年,企畫了「新海誠展」,讓《你的名字》和「新海誠」持續曝光,這般宣傳力實在非同凡響。

 

第一次看見新海誠的作品是《秒速五釐米》(台灣上映時譯為《秒速五公分》),中間空白了許多作品之後才又接到《你的名字》。雖然《你的名字》看了三次,也不能算是一個忠實影迷,但確實也著迷於新海誠的柔和又充滿幻麗的世界。

 

這次真的相當幸運搭到了「新海誠展」的時間,也有一個對新海誠作品很有興趣的旅伴。

 

進入介紹「新海誠展」之前,先說一個與這旅伴的小插曲,這旅伴就讓我稱之為阿尼基。

 

阿尼基在進到公司之後沒兩個月,就說要請假去日本種子島跑馬拉松,該期間剛好遇上該星期六公司的大活動,他表示這行程早在進公司前就安排好了,沒辦法不去。

 

儘管對日本很熟的人,一聽到種子島可能也不會有什麼特殊的感覺,當下我聽到時,僅問了一句:你要去參觀火箭嗎?因為種子島上有許多與宇宙相關的機構。他回說:沒有,但是我要去《秒速五釐米》的場景。

 

因為周遭的動漫迷不多,所以我相當驚訝有同事知道《秒速五釐米》,接下來完全是其他同事無法插話的話題。馬上再問:你會去那個平交道嗎?他回:沒有,那個不在種子島,我們會去便利商店等場景,呵呵,沒想到你也知道《秒速五釐米》,嗯嗯。

 

之後,我就知道阿尼基是同掛的了。

參觀「安藤忠雄展」需要充分的體力,欣賞「新海誠展」的世界則是需要控制興奮與過滿的情緒。

 

一進入口,阿尼基就問了:小姐,您需要神木隆之介來為您介紹這一整場的展覽嗎?

 

天啊!導覽機的聲音居然是演員神木隆之介!《你的名字》中的瀧君!

 

不聽怎麼行?趕緊租借了一台,將耳機戴好,按下1#之後,溫柔的「こんにちは。神木隆之介です。」(你好,我是神木隆之介)聲音傳進耳膜,使得老少女馬上顯露出既興奮又竊喜的模樣,兩頰都緋紅了。

 

阿尼基在旁大笑:你這臉真的很欠打!

 

展覽從新海誠導演開始獨立製作動畫開始,逐一介紹每個作品,從第一部公開上映的作品《星之聲》開始到《你的名字》,還有在《星之聲》之前未公開的作品,除了原畫、角色設定、腳本草稿、重要團隊成員的介紹、主題曲的選定等等,還有新海誠最一開始使用的電腦設備、重現工作室等展示,讓人沉浸在新海誠美麗動人動畫的世界中。

 

其中較特殊的一項展示是介紹了新海誠與長期合作的美術總監丹治匠為了畫出更符合理想的動畫畫面,所特別開發的幾十種特殊Photoshop的筆尖與筆觸,這對設計者來說是極度想要研究的展示吧!

 

每個作品展示區都會放上一小段該動畫的影片,搭配主題曲的播放,讓人站在螢幕前總是心酸酸地含著淚,一不小心就會瞄見拿著手帕在拭淚的女性,或是感動到靜默不語的阿尼基。

 

特別在展覽最後,新海誠特地將歷年來的所有動畫作品的重要情節剪接成一小段5分鐘多的影片,再搭配上RADWIMPS樂團的歌曲,總結他所有作品中皆想要傳達的主旨──「尋找」。

 

新海誠展中的這部影片真的……太過分了!不僅揪心到讓人淚流不已,還得讓觀眾假裝沒這回事,看場展需要這麼「矜」也真是累著了情緒。

 

如果,你也想體驗一下溢滿著情緒走出新海誠展的感覺,或是想要更進一步認識新海誠的其他作品,可以不用到東京國立新美術館,12月22日在台北即可感受到,只是規模是否也是如此盛大,就得讓老少女再次前往一次才能得知了。

新海誠展最後可以拍照的地方,重現《你的名字》中以國立新美術館為場景的系守村回顧攝影展。

電影中的畫面,立花瀧與奧寺前輩一起欣賞攝影展。

電影中的新國際美術館內咖啡館一景,立花瀧與奧寺前輩在裡頭一起用餐。

同樣角度的實際場景。

可惜身旁沒有像立花瀧般可愛的男生作伴,老少女也不是長澤雅美= =;

和入場券一起附上的特製蓋章卡,這得珍藏一輩子。

新海誠展的入口,只有看完展後才能拍。其實在出口處有設置了《言葉之庭》中的3D涼亭,可以一起拍照並透過QRCode下載自己的相片,完全免費!

準備閉館的國立新美術館,這個流線造型真的很美。

歡迎由文內的連結前往購物,博客來會給本站微薄回饋金,間接支持老少女@@。

在底下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安藤忠雄親筆簽名的明信片喔!

【掰青的東京】2017年末最佳賀禮1~安藤忠雄展

2007年10月中旬,當時對未來仍抱著求學夢的我來到當時開館不久的國立新美術館前,並未前往朝聖(旅費貧乏是其因),而是踏進對面的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

 

在那之後兩個星期,我暫且先進入了職場,可是沒想到這一步不僅讓我完全地放下自不量力的求學夢,並在此公司待了10年。我一點也不覺得後悔,因為畢竟有這10年才得以「名正言順」地踏進國立新美術館,欣賞安藤忠雄與新海誠二大精采展覽。(說得白一點,就是旅費充足了。)

10年前舊文回顧⇒在東京尋找未來的自己

私人回顧暫且放一邊,先從安藤忠雄展「挑戰」開始,就如同其展名一樣,這場展覽確實得挑戰自己的精神力與體力。

 

若你是建築人、建築迷、安藤忠雄迷,儘管光是站在入口就可以讓你興奮地顫抖,建議得事先要準備好可充足賞展的四小時,才能持續接受安藤忠雄作品的洗禮。就連像老少女這般的建築門外漢都可以望巨匠作品讚嘆連續三個多小時,即可想像此展覽多麼龐大了。

 

安藤忠雄表示,從很久以前就有設展的想法,但是建築究竟應該如何呈現在展覽上,這次在國立新美術館的「挑戰」可以說是劃時代的呈現。

 

展場從介紹安藤忠雄自學建築、周遊世界等為開始,一進入口不久即可看到等比例大、位於大阪的安藤事務所室內一角。

 

接著從安藤建築的起點(住宅)逐一介紹於日本國內外為23戶客戶設計住宅的案子。

 

每個案子都有手繪草稿、建築製圖、和一副模型加以重現,也可以看到安藤與客戶之間的互動(他會親手做立體看板當作卡片送給對方,此展覽也特別再跟這些客戶借了這些卡片來展出),以及可以看到不少客戶的感想及心聲。

 

例如,有客戶就是愛死了安藤建築,可是又不免怨言冬天住在裡面還得穿羽絨外套,雖然這一點安藤本人也經常告知客戶,住在他設計的住宅裡會很辛苦。(光看完這23戶的設計也很辛苦,至少得排隊伍慢慢前進,約花一小時。)

 

轉個方向即可看到聞名世界的光之教堂、水之教堂等建築說明。

安藤展最驚人的在於國立新美術館直接在戶外,搭建了一個等比例大的光之教堂,而且這個教堂不是組合屋之類的木板隨便搭搭而已,建材全部和原版光之教堂一樣,還為此特別申請消防及建築證照,規模與用心度完全令人昨舌。

 

原版和複製版的差別在於這個十字架並無在十字架上鑲崁玻璃,雖然坐在裡面冷颼颼,但是安藤忠雄表示這才符合設計原意,最終他仍希望光之教堂可以拆掉玻璃。

絕對不是木板搭一搭而已,而是真正的清水混擬土一棟。

再回到展場,各式已經完工、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建築案,分別以1:200或1:50的比例,以木頭模型精細呈現。外觀和內部都可逐一慢慢欣賞,例如上海保利大劇院或法國的圓頂巴黎證券交易所重建案。

保利大劇院

歷年的作品中當然不能缺少在日本瀨戶內海中的直島上的所有建築作品,展覽中特地規劃出一個橢圓形空間,以木屑堆積成島,將木製模型放置其中,並播放建造時的短片介紹,是展覽中第二個可以開放拍照的地方。

展覽內唯一可以拍照的展覽室,播映安藤忠雄在直島的作品。雖然我放這一張是為了之後拜訪草間彌生美術館的文章(敬請期待)。

不知道何時才能有機會前往直島親眼欣賞到全部完整的作品

最終,在近出口處以年表方式,一大面牆排開安藤忠雄自從開業以來所經手過的所有建築作品名,以及至目前仍在進行當中的近20個案子,數量之驚人。

 

今年76歲,曾做過二次大手術,將膽囊、膽管、十二指腸、脾臟和胰臟都拿掉了還持續貢獻於建築的安藤表示,看來短時間內他還死不了,所以還要繼續做下去。

 

安藤大師持續挑戰的精神,實為此展覽「挑戰」留下做好的註腳。身為泛泛之輩的老少女,若能從此展覽中汲取到其10%的精神力與生命力,即不枉此行了。

====

貼心便利貼
日本國立新美術館  安藤忠雄展  ~2017/12/18為止
票價  1500日幣
安藤忠雄展「挑戰」官方介紹網頁:http://www.tadao-ando.com/exhibition2017/
直島觀光http://www.naoshima.net/
彩蛋在本文最後哦~!

唯一造訪過的安藤忠雄作品──亞洲大學的現代美術館

整體建築的模型

歡迎由文內的連結前往購物,博客來會給本站微薄回饋金,間接支持老少女@@。

若您在【掰青的東京】系列文章中,任1篇文章中(或是在FB)下方留下您的簡短感想,即有機會獲得老少女從東京帶回的安藤忠雄親筆簽名明信片哦!

老少女會在【掰青的東京】系列文章刊載後一星期內抽出1位,希望各位多多給老少女鼓勵鼓勵。

THANK YOU VERY MUCH!

2016春:淺草變身去

2016-09-03212222

因為淺草,所以才想再去東京,儘管現在的淺草不管是平日還是假日,和之前陸客持續來的阿里山一樣擁擠。雖然鄙人一向對於過於擁擠的地方興致缺缺,這次又再次到訪的原因無二,就是要挑戰改造,體驗變身,迎接第二本命年之後的自己(一聽就感覺很有事)。

 

很久以前開始,日本一些著名觀光地為了讓國外觀光客可以更加了解日本傳統服飾之美,開啟了現在廣為人知的和服、浴衣體驗服務,接著又多了藝妓(藝者)、舞妓服飾體驗。如果您對上述服飾和職業不甚了解的話,以下的圖應該可以讓您馬上看出其中的差別。

tumblr_med16iapop1rqx5jvo1_1280

和服

000964323200

浴衣

main_1

舞妓

51h7sigcel

藝妓

e3ee596e

花魁

但光是和服浴衣或藝妓舞妓的扮相,其實還不是這麼引起魚乾女前往東京的動力,直到某日在網路上的廣告發現了日本傳統服飾體驗的「七色Studio」。因為七色Studio網站推出了難得一見的花魁方案,讓原本沒有東京計畫的魚乾女眼睛一亮、瞳孔放大……不斷刺激我的五官感受及思考能力。我的人生中可以沒有婚紗照,但沒有體驗過花魁造型,可能會造就遺憾。越是這麼想,東京淺草行越是勢在必行,因為七色Studio的花魁所以才有淺草行。

 

為什麼花魁如此吸引人?雖然現在從事藝妓和舞妓的人已經很少了,但畢竟這還是目前仍存在的行業,唯獨花魁,是不存在於現代的行業。

花魁,其實就是日本以前的高級娼婦。在江戶時代日本大城市中的紅燈區中,花魁是所有妓女的最高位者,而且還不是普通平民可以接觸得到、看得到的等級。雖然是特種行業,但因為是最高等級,所有服飾、配件等都是華奢到光想像都會掉金箔的程度,看過電影「惡女花魁」的人就清楚知道其華麗燦爛的程度。

當一天假王妃、皇后或公主,是部分女性心中的小小心願,但其中也有人像我一樣嚮往壞壞的方向,並非一直追求童話式的美好。讓我嚮往的當然不是當高級娼婦,而是那些美麗炫目的和服、腰帶、披肩和裝扮。花魁的下層社會身分搭配其高貴的姿態,可能會有人會鄙視其做作的模樣,但矛盾的雙重衝突點就是會讓人著迷得眼裡閃爍星芒。

只是,如果大家以為到七色Studio只有穿著華麗的和服、走出店門享受人群的目光,然後請朋友拿手機或數位相機拍照留念而已的話,這樣一來就完全達不到原本設定的挑戰目標了。當然得要穿上價格不菲的精緻和服,在類蜷川実花風的攝影棚中,享受當個電影明星的短暫虛榮,透過專業攝影師的角度,為自己留下最美的花魁模樣。

說了這麼多,大家可能認為這一定得要花很多錢吧?

花魁方案是所有拍攝方案中最貴的一種,但實際上花魁方案合台幣後的價格竟然比我想像中划算,因為在台灣同樣價格也享受不到道地的和服和優質不馬虎的攝影棚。雖然有些台灣攝影工作室也可以體驗到穿浴衣或和服的攝影方案,但布料品質低落,花樣通常也沒什麼品味,加上這樣的攝影工作室通常也不太能將浴衣或和服穿正確。

無論如何,七色Studio是我的旅行目的地。

一進到七色Studio,馬上就會感受到自己是個「貴賓」,也隨即了解到當花魁前的準備手續比我想像中繁複。

除了方案解說之外,還會安排一位專屬造型師跟著顧客從頭到尾討論所有裝扮細節。聽造型師說為了七色Studio而特地到日本的人意外地很多,他們也沒想到原來自己的公司如此受到外國人歡迎。只是七色Studio沒有翻譯,所以如果想參加的遊客沒有翻譯隨同或懂一點日文,馬上會產生溝通上的困難,因為過程中有太多細節是需要逐一討論的。

從造型風格需求、假髮、髮飾、髮簪、妝容走向、和服內襯、和服外衣、腰帶、指甲顏色等等,每一種細節皆會跟顧客確認,有的細節可能拍照的時候根本照不到,但造型師還是會全套做到好。如果遇上無法下定決心的選擇(很多時候是被幾十件和服或配件搞得眼花撩亂,每件都想穿),造型師也會給予適當的建議。化妝、戴頭套、穿衣,這一趟下來就得花掉1.5小時,接下來才會到四樓拍照。

每個攝影時段只會安排一組人拍照,不會有前一組客人還沒拍完,還得在後面等待的窘況發生。攝影師在拍照前會先確認個人希望的攝影風格後才會開始試拍,接著正式拍攝大概會拍個100張左右,約會花40分鐘(換裝加上卸妝也要40分鐘)。總之,打從早上10點走進七色Studio,出來大概快下午2點。

等到換回原本的衣服之後,就可以到一樓櫃台挑相片了。

方案是可以從100張左右的相片中選三張沖洗,當然也會有電子檔。但就如大家所知的,貪心的人不可能因為可以拿到三張而滿足的,除非他認為全部都拍得很醜;所以就像婚紗店的推銷手法一樣,多一張得多花個3000日幣(沒記錯的話),多花2萬日幣則是可以將全部的電子檔帶回家,讓顧客好好地回家選出最滿意的花魁照。

眾女性同胞們,心動了嗎?要叫我開花魁團的話,手續費沒有多少,幫我付機票錢就好。

備註:男性同胞也有穿男性和服的專案哦!詳情請見七色Studio網站http://nana-iro.tokyo/

還有,本人不走妖豔路線,但其實如果在google上查詢花魁的話,可以看到許多妖豔的扮相喔!

接下來是每種方案的價格介紹

芸者

舞妓

花魁2

花魁扮相分兩種:上方是沒有假髮、無披肩,下方的是有華麗假髮、髮飾(感覺約1公斤)和披肩(約3公斤重吧)。

花魁

這是最貴的方案

ステップ9

攝影棚模樣

另外一提,蜷川實花攝影師還跨界到婚紗設計,以下是美麗佳人的網頁介紹http://www.marieclaire.com.tw/fashion/feature/25295/page_3

 

 

2016春:東京人形町追劇去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謊言,是真實的影子。

一旦找到就得踩住不放。

                                           ──加賀恭一郎

這名台詞來自於2010年TBS所製播的春季日劇,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新參者」、是阿部寬所飾演的主角加賀恭一郎的口頭禪。我相當喜歡這部日劇,甚至可以說是從這部日劇開始喜歡上東野圭吾的作品。

東野圭吾的推理小說中,加賀恭一郎系列是深受許多書迷喜歡的警官角色,外表冷酷卻擅長從人的謊言中閱讀出真相,嗜吃甜食,興趣是到處去找受歡迎的點心店,老是說吃甜食會促進腦內運轉。而阿部寬透過銳利而專注的雙眼將該角色詮釋得如同從小說走出來一般,書迷完全無法反駁,此角色同時也成了阿部寬的代表作之一。

「新參者」除了主角阿部寬這大咖之外,其他配角也是知名大牌演員一列排開。雖然是推理劇,卻充滿人情味與世間溫暖,每一集的謊言核心都藏著一則不可告人的祕密,而每一則謊言在被加賀恭一郎揭穿後都留下不禁讓觀眾熱淚盈眶的結局(真的每一集都可讓人感動)。殘酷的殺人事件在推理過程中一一引出許多旁枝末節的小故事,串出人與人交流的暖度,就是「新參者」的精彩之處。

但是喜歡「新參者」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喜歡日劇的場景是在實際的街景、風景上拍攝的,特別是能夠明確顯示區域特色的日劇,這會讓所有劇情更加顯得日常以及讓觀眾感到親近。「新參者」的多數場景都是在東京人形町上演,在實際的店家、街景內拍攝,幾乎沒有攝影棚的拍攝景。光從畫面似乎可感受到人形町裡吹來的風、穿梭來往的車聲,甚至連人形燒的甜味彷彿都在不遠處。加上劇裡對於當地的名勝、名產、名店的置入性宣傳簡直不遺餘力,對於外國人的老少女來說,到人形町等同於走入「新參者」的世界中,一直是相當憧憬的一個下町區域。

如果可以從第一集阿部寬老是排隊買不到的鯛魚燒店開始走到最後一集的傳統玩具雜貨店,這應該是所有影迷的最大心願吧!可是…可是…在同樣「新參者」拍攝、櫻花飄逸的春季大老遠一趟來到了人形町,當天是星期日居然一堆店家都休息,「新參者」氣氛只獲得30%,真是令人微微地喪氣。

到人形町的人們通常都是以甘酒橫丁為主,再以分散出去的巷道為輔。

甘酒橫丁的由來是因在明治時代,於現今的入口附近有一間「尾張屋」的甜酒店,所以被稱作甘酒屋橫丁(日語的甘是甜的意思)。從那時開始,此小路即因去聽落語或常到明治座劇場觀戲的觀眾而熱鬧非凡,大家在娛樂之後會順路到此路來吃吃喝喝、買點小點心回去。後來因為關東大地震,才將道路拓寬成目前的樣子,雖然已經不是小路了,但仍被稱為「甘酒橫丁」,現在也因「新參者」而多了許多臨時「新參者」來訪(我就是其中一員)。

到訪當天,曾經讓「新參者」當過拍攝場景的店家幾乎都會在店門口貼著劇照,儘管老少女只有品嚐到甘酒橫丁路口的烘培茶冰淇淋和買了安產的煎餅,看到了改建後正好開放沒幾天的水天宮,經過濱町公園及走過幾間七福神的神社,但無論如何,沒吃到阿部寬老是買不到的鯛魚燒真的是讓人飲恨百年啊!

老少女不才,對於人形町的介紹不佳,歡迎大家點入下方兩個連結繼續閱讀。(下方照片中亦有「新參者」的影片,供各位觀賞。)

作家張維中的〈甘酒橫丁,下町風味

水天宮暫時神社的介紹→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1222

「新參者」的片頭,建議沒看過日劇的人可以先看一下影片,這樣更能快速進入「新參者」的世界。此劇的片頭配樂以及片尾曲都完整呈現出「新參者」的氛圍,只要一聽到這開頭配樂「新參者」的畫面立刻浮上腦海。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人形町商店街的街道象徵──鐘樓,定時一到裡面的人偶就會跑出來喔!雖然我一直錯過。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左右邊各一座鐘樓,造型是不一樣的。

↑↑↑↑↑東野圭吾原作↑↑↑↑↑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甘酒橫丁的入口處,新參者的故事就是從這開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綠色路旗似乎從以前就一直插在路邊,因為六年前的「新參者」中也經常可以看到此旗子在路旁飄逸。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當時胃腸受損的老少女後來唯一吃到的美食最不合腸胃吸收的森乃園的烘培茶冰淇淋,該店在甘酒橫丁入口處,站在路口就可以聞到帶有微焦的烘培茶香。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隔壁雙葉豆腐專賣店的香味也一直干擾著旅人的胃,人氣商品是銀杏豆包,但是豆乳霜淇淋和豆漿甜甜圈也一堆人在排隊(流口水中……)。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人形燒是人形町的重要名產,「重盛の人形燒」平日也排了一堆人,在「新參者」第二集中這店鋪櫃台也重覆登場好幾次。「新參者」第一集中在警察的對話中插入了人形燒的介紹,以及各大人形燒店鋪的特色。不過我沒有買來吃,第一是人形燒含奶對胃不好,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那小小的人形燒不便宜啊!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是另外一間排隊的人形燒名店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正好遇上章魚燒連鎖店「銀だこ」在拍廣告宣傳,這兩棟建築物看起來和店面真合。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甘酒橫丁上的復古傳統菓子店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甘酒橫丁上的另一間人形燒老店龜井堂,不僅有人形燒還有煎餅等等,特色是所有商品不使用奶油和牛奶,堅持只用麵粉、蛋和砂糖的和菓子製餅手法,所以經過龜井堂就可以聞到一股濃郁的糖香,而且正適合胃腸不佳的老少女。雖然不便宜,但為老闆娘在外面親切地請路人試吃,老少女也是試吃了一些之後才忍痛買下一盒不便宜的「安產煎餅」送給孕中的妹妹當作伴手禮。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人形町的知名鯛魚燒「柳屋」,殘念休息中(眼已死)。因為每一集阿部寬老是買不到人形町的鯛魚燒,更加深了人們對於美食的慾望。不過實際上出現在日劇裡面的並非柳屋,連位置也不一樣,大家對照上方的相片和下方的日劇畫面就可得知,出現的而是連鎖店的「銀のあん」(銀之餡),但實際上人形町現在並沒有「銀のあん」的店舖。在「新參者」播映期間,「銀のあん」也正式推出期間限定的薄皮醬油口味(下圖右下方的海報),這種直接宣傳的方式讓「銀のあん」頓時湧現排隊人潮,這在台灣簡直是不可能發生。

2016-06-10001456

儘管這集阿部寬告訴同事今天能買得到,但他還是沒買到,直到最後一集一樣沒買到。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出現在「新參者」第一集的草加屋煎餅店,休息中(眼死第二次= =)。只好拍拍外頭的「新參者」劇照當成一個遺憾紀念。這間店的煎餅特色是使用備長炭烤製,每天都烤製一定的量而已,所以有時晚一點就買不到了(就像第一集的阿部寬一樣,老是買不到店內的熱門煎餅「甜辣」口味)。不過,阿部寬至少還有走進店裡,我是直接只看到鐵門哪!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出現在「新參者」第五集的傳統飾品店「ゆうま」,看貼在外頭的褪色海報即可馬上知道。我沒有進去逛,因為老闆已經在收攤準備關門,這天的運氣真的很不好哪= =;。

2016-06-10141544

店內的安產小狗是熱門商品,當然也因為「新參者」又加持了許多。為什麼小狗可以安產,請繼續往下看。

2016-06-10141529

一隻安產小狗也引發了一小段感人的推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雖然在第五、九、十集裡只出現一小段時間,但畢竟還是有阿部寬蒞臨過的店家。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人形町的重要景點──水天宮。

水天宮是以保佑安產、小孩順利長大聞名的神社,但一到水天宮馬上被排到圍牆外的的人潮嚇到,怎麼這麼多人要拜安產的?排到正門口發現怎麼和我印象中的水天宮完全不一樣,原來是水天宮改建後正好在到訪前幾天正好重新開放參拜,所以人潮眾多。只是看到改建後變得摩登的水天宮,眼前的風景與心中的想像落差過大,頓時感到有點小失望。

2016-06-09193227

以前的水天宮模樣只能在「新參者」中溫習

2016-06-09232440

以前的水天宮雖然也建立在稍微高一點的地基上,古典傳統的建築看得出神社的悠久歷史。水天宮出現在「新參者」的第五集,和安產小狗衍生出一段感人的母子情。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嶄新無比的水天宮正殿,排隊人潮多到令人昨舌。老少女至少排了30分鐘以上。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正殿旁邊的佑童母子犬,據聞只要摸摸狗的頭,就可以保佑小孩子平安長大。等待摸狗狗的人潮也是一大長龍,同時這對母子犬也出現在「新參者」第五集中。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神社旁的安產子育河童,這小孩正在幫他澆水淋身,澆完後他還雙手合十拜了拜河童,真是可愛!

山口達郎作詞作曲的「街物語」,每一集結尾時只要出現他的歌聲,就會是令人感傷的時刻。Youtube中只有翻唱版。中文歌詞請參考此→網址←。

加碼推薦:東野圭吾的「麒麟之翼」,同樣是加賀恭一郎系列,不過是地點改為日本橋為主的電影(2012)。劇情一樣充滿加賀恭一郎式的懸疑與感人,沒看過的人可以看第四台什麼時候有重播,或找DVD來看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日本橋是東京都道路的元標,也是日本的道路網的起點,而「麒麟之翼」就是講述一對男女開始在東京生活為人生起點的故事。橋頭裝飾的麒麟真的很具震撼力,相較起來獅子就還好。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小說也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