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穴子」兩個字,很難猜得出來是什麼吧,其實在台灣的高級日本料理店應該也會看到這兩個字,但是顧客是台灣人,我想不懂日文的人誰看得懂呢?
其實「穴子」是水底動物,長得很像星鰻,嘴巴尖尖的,中文名是繁星糯鰻,中文名我連聽都沒聽過,但牠還有其他中文別名是糯米鰻、穴子鰻(出現了)、臭腥鰻、海鰻、沙鰻。口感和一般的鰻魚差不多,但不知道為什麼廣島的名產會出現穴子。
查了一下,發現原來穴子飯是廣島瀨戶內地的鄉土料理,主要料理的方式是蒲燒。又出現了新的問題,聽說白燒作法的穴子在廣島比較有名,究竟是為什麼呢?或者是我誤會了也說不定。
白燒是指不沾任何調味料直接進火烤,食材裡的油脂被逼出來之後,會將食材的美味鎖在裡頭,更添風味。
不管如何,總是要嚐看看這風味是如何美味。
話說回來,要嚐美味代價可不小。這麼小小一盤居然就要價850日幣(約220台幣,但在台灣的日本料理店應該會賣超過350吧),這麼算來一口就25塊,我這笨舌頭還真嚐不出白燒後的穴子鰻沾了檸檬醬油後有什麼特別美味的地方,可能這就是穴子的原味吧!但如果選擇蒲燒的話,同樣笨舌頭只會認為那是蒲燒鰻吧!
難得進入省錢旅程中不太會走進去的日本料理店「和さび」不能只是給大家看穴子白燒,再來瞧瞧幾樣下酒菜。
兩人才吃這麼四道菜,加上一瓶小酒,其實也花了8000多日幣,這樣的餐點在旅程多半只能出現一次啊~!
甜口味的蛋捲燒
廣島產海鮮火鍋
厚培根燒,在台灣不常見的下酒菜,但也不便宜就是了。
和さび:食べログ3.19顆★,還算不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