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走歐洲,滑進希臘 加碼篇~無論如何到底多少錢!~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去歐洲旅行,第一個想法應該都和我一樣:要花很多錢要花很多錢要花很多錢!雖然也有極省背包客可以用零錢包玩遍歐洲,不過老少女達不到那境界,在極省排行榜上應該只能排在第39名之類的。

 

為了十天的希臘之旅,事前當然花了一番小功夫存錢,當然不能為了旅行而造成心靈和荷包的負擔,最終結算結果出爐。

 

登登登!答案揭曉,老少女本次旅費共計70,927元(含從家裡到機場的交通費和紀念品費)。

 

其實,當時換的歐元還稍貴了一些些,若是在四月兌換的話,旅費應該搞不好只有65000左右,或者更低。

 

所有旅費如下:

機票:34100元(這價錢等同去一趟七天日本行)

去程:桃園→曼谷→阿布達比→雅典 總飛行時間約20小時30分

回程:雅典→阿布達比→香港→桃園  總飛行時間約16小時30分

(當然也有轉一次機的機票,如果您有準備好商務艙的機票錢坐經濟艙的話。)

 

國內飛機、跳島船票費、雅典地鐵、租車等交通費:13,498元

 

門票費:1,422元

 

所有住宿費:12,032元(若老少女發功的話,應該可以只花7000,但人有奢華的本性,總想著去那美麗夢境了,總不可能還去躺廉價床位吧)

 

飲食費:4,615元(因為旅人二人對吃都不是太要求,不是中餐沒吃就是晚餐沒吃,平均一天只花400多。)

 

紀念品:4,041元(另外一人買更少)

 

總而言之,歐元低的時候趕快去歐洲玩,若要更省,廉價航空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而老少女的下一站,又會是哪裡呢……?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初走歐洲,滑進希臘~第9篇 雅典不典雅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希臘這個國名,在全世界各大媒體上應該是今年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字,雖然熱門的原因一點也不令人感到歡欣鼓舞。

 

現在才談起雅典,已是明日黃花似的,即便現在再說起希臘的風景美好,可能大家也會被現在動盪的局勢給嚇跑了。五月時,當我們一下到達雅典的主港口派瑞斯港時,雅典的市區風景還真的差點嚇跑了我們。沒有典雅的風格或高貴的格調,有的只是彷彿窺見雅典娜女神在自家中穿得像歐巴桑的那一面,反使旅人不知該用哪種眼光回應她。

 

「我們踏在歷史上,乘上古老的時間流」、「走在哲學的發源地上,感受深沉的靈性氣息」,老少女大可昧著良心寫出這些虛偽的美麗說詞,但無論如何遮蔽雙眼,都無法讓我忽略眼前蕭條街上無窮無盡的噴漆塗鴉。從那暴亂的線條和躁動的色彩中,正面襲來的嗤之以鼻或憤怒,為雅典的旅程增添不少恐懼感,特別對女性旅人而言。

 

雅典市中心的鬧街上擠滿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大家都為了追尋帝國的輝煌遺跡或憧憬希臘哲學家的精神而同路,但步出那個刻意營造出的亮麗結界,荒屋、棄牆、無奈的修道士、失去生氣的貓兒,每個畫面都彷彿都為希臘的未來響起喪鐘。

 

從結論看來,結果是令希臘人民感到悲傷的,間接地也引起不少評論者探討起台灣希臘化。看著相片裡的手捏著的12歐古蹟套票,儘管破產迫在眉睫,但參觀老祖宗房子的費用如此親民,感覺像是貴族才會做的施捨。總覺得希臘政府乎可以再多努力些什麼,因為已經是個敗家子了,似乎也無須再顧及任何的顏面了吧。再回頭看看雅典髒亂的街景,這城市表達自己國家的動向比起依舊維護形象的政治家來得直接且魯莽。

 

戰起來吧!它的城市女神,同時也是戰神的雅典娜已經無法再忍氣吞聲,但武器舉起了又被迫放下。這週,希臘又被歐盟打了一巴掌回來,希臘人民只能繼續樽節下去。戰神雅典娜或許相信所有的重生都從百廢開始,但現在全球的旅人只能暫且相信持續的樽節可以讓雅典在亂塗鴉中脫胎換骨,成為再度登上耀眼舞台的典雅女伶。

(碎碎念完之後還是會記得放相片的!!)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國會大廈的牆上課有穿著盔甲的戰士,代表所有的無名士兵。廣場相當大,也相當適合民眾抗議就是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觀光客到國會大廈廣場無非要看的就是衛兵交接,和中正紀念堂一樣。不過這裡的衛兵長官管制觀光客的舉動相當嚴格,三不五時就有觀光客被喝叱。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買一張12歐(約400元)的套票可以逛市中心的六大景點,還可以使用七天。這套票真的是我看過最便宜的套票,在日本隨便一個古蹟就要收你500~1000日幣,這套票簡直是佛心來著的,不!是神蹟來著的!誠心建議,套票賣給外國人再貴一倍都沒關係。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聽說無論什麼時候來參觀,都只能看到無時無刻都在包紮中的帕德嫩神廟,可能很適合繃帶控(誤)。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衛城內的依瑞克提恩神殿以女神列柱知名,特色是柱子最細的部分是女神脖子,但還好有頭髮和肩膀支撐著。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從衛城中的古劇場舞台處往上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劇場舞台的上方風景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古代阿哥拉市集古蹟中的雄偉建築,這區域意外地大,需要走上三小時,甚至更多。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古代阿哥拉市集古蹟中耗掉最多攝影時間的阿塔羅斯柱廊,加上天氣好光線佳,真的超好拍!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雅典市區有名的跳蚤市場,但是這些是有店面的,也有一些是攤位,但造訪時已經接近相當晚了,所以草草逛了一圈後就離開,實際上沒逛到什麼。但聽說其實這裡可以逛上一天。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裡的水果攤居然將易毀損的草莓堆得像山一樣在賣,而且賣得時候是拿鏟子鏟起裝進塑膠袋中秤重!真有趣。

DSC_0168_副本

在水果攤買的草莓,大到不可思議,又有草莓的香味和酸甜,價格也是便宜到不可思議。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雅典當然不用煩惱要買什麼紀念品,許多仿古紀念品多到不知從何選起。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旅館附近也是要找書店,這是一間旅行書店,專門販售所有與旅行相關的書籍及相關商品,可惜我們停留在雅典的那幾天正好公休。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從旅館的窗戶望出去可以看到衛城的一角,可是其他眼睛所及之處就是一堆的空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從旅館的窗戶換個方向看出去除了空屋還是空屋,而且相當是合辦惡靈古堡闖關遊戲。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雅典的街景,塗鴉隨處可見。

 

初走歐洲,滑進希臘~第8篇 負傷後的獨家景點更美好—Art Space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休息了兩個星期,終於要拉開心目中聖托里尼第二高票必訪點的面紗。略痛的傷疤決定了記憶的顏色,對老少女而言,這段犁田、逛完醫院後依舊毅然前往尋找Art Space的回憶是紅酒的顏色。

世界頂級熱門的觀光地聖托里尼島,東南西北中皆有可細細品嚐的景點,除了藍白世界及夕陽外,紅酒知名產地也是它的另一個稱號。

在介紹Art Space前,就讓老少女來自吹自擂一下。這篇Art Space的介紹文搞不好是目前繁體字網站中的第一篇。若以「Art Space+聖托里尼」搜尋的話,出現的全是簡體網頁和被網頁翻譯轉成繁體中文的旅館網頁。說來似乎也符合事實,造訪當天除了我和老妹兩個東方臉孔闖入後,接著進來的是四個西方臉孔。六位訪客在品酒時,才又出現一對中國情侶在外頭玩一下野貓之後,連Art Space內部都沒觀賞就又離開。所以,應該放炮慶祝一下嗎?

穿梭在聖托里尼的郊區,可發現廣闊的田裡佈滿許多綠色圓圈,實在疑惑那些奇妙的枝葉圍繞在一起究竟在祈禱什麼,後來才知道原來那就是聖托里尼的葡萄園。

或許,我們都習慣了葡萄園就是要搭架、讓藤蔓無限蔓延、果實纍纍垂下的風景,但這樣的培育方式一點也不適合土地貧瘠、強風不斷的聖托里尼島。意外地,聖托里尼的葡萄園改變了我們看世界的既定成見,那一圈圈的葡萄樹枒彷彿告訴我們,有時鮮美的果實需要彎下腰來才能採得。

藏身在島中央郊區的Art Space,是一個由百年酒窖改造而成的藝廊,光想像就極讓人蠢蠢欲動,身為假級文青的老少女當然使命必達。儘管藝廊在Google Map實景中看得到店標,但無論如何事前勘查,它就是個無法看到入口的地方,所以事前已做好即使迷路無功而返也是天注定的心理準備。

所幸,負傷後內心更加強大的我們,尋求之心從無動搖過,相當容易忽視的小路岔口旁出現一塊非常低調的招牌,指引我們繼續往前。正好,Art Space的木招牌稍微變大了一些些,讓我們慢慢前進時一眼就發現,Art Space藏身在石子與雜草共生的小路裡。

 

 與遺跡無兩樣的石牆上若有似無出現一道入口,一顆心惶惶然地踏進殘破的木門,庭園的空氣靜謐地使人卻步,突然一位蓄鬍老人從一片綠茵走來。我開口向園丁先生問說我們是否可以看一下,他酷酷地回「Of course」。我們緩步往前,他隨即跟上前來,隨性地摘了一片薄荷葉給我,嗅了一下之後遞給我也要我聞一下,接著又摘了一小撮不知為何的香草葉給老妹,她尷尬地收下。

 

直到園丁先生打開酒窖的門和電燈,慢慢跟我們解說酒廠的由來時,才知道他其實就是Art Space的老闆(因為藝廊內著作權豐富,老少女尊重藝廊故無任何相片,相關相片請按此連結即可看到別人拍的相片,連老闆的身影都有)。

 

聖托里尼的藝廊其實不少,老少女也走過不少藝廊,然而像Art Space隱身在秘境中的,還是第一次見到。百年酒窖改造成藝廊,若在台灣應該會被掛上「文創」標誌被大肆宣傳,假日時刻必定遊客不斷,然後成為一個無法讓人待半小時以上的菜市場。但Art Space卻是門可羅雀。鬍子老闆應該也可以這麼做,但他似乎堅持著「製酒是藝術、酒窖亦是藝廊」的理念製酒、賣美術品。

 

 鬍子老闆像溫馨的美國家庭電影中經常會出現的隔壁老先生,細心地為我們介紹Art Space的歷史、作品、他家族製作紅酒的方式等等,並不會因為我們是兩個英文不太懂又不太可能會買美術品的東方人就隨便介紹(當時突發奇想,若我真的買下一個藝術品的話,不知道他會有什麼反應)。

 

三座只有八度左右的冰冷酒窖中擺滿了許多畫作、雕塑品,還有一些複合素材的作品,這些作品分來自西班牙、德國及希臘當地等。當時,觀賞畫作的遊客只有我們二人,因為免費包場的感覺太絕妙,所以老少女應是厚臉皮地將藝廊當成美術館在逛。鬍子老闆在我們觀賞作品的中途,突然問了我一句:你也有在畫畫吧?著實讓我嚇了一跳,不愧是藝廊老闆,雖然他眼前的是個超級偷懶的習畫者。

 

 之後,多出了四位歐美年輕人,但老闆似乎很中意我們兩個,絕對不會忽視我們的存在。Art Space目前還維持少量的製酒,待看完所有酒窖後,老闆說可以以5歐元試飲Art Space仍有在生產的紅酒,除了老妹要騎車外,其餘五人則是躍躍欲試,甚至還有一位美國女孩興奮地說「我們就是為此而來的」。

 

一般而言,試飲大概就只能給喝三種酒,但鬍子老闆居然給我們喝了七種!七種哪!而且因為都是少量製造,所以每種都是限量。雖然不知道鬍子老闆是否一直都是如此隨性,隨性地在庭園修整花木,隨性地接待客人,連野貓都隨性地出現在客人面前撒嬌(雖然老闆好像不喜歡牠),這些恐怕都是其他藝廊所沒有的吧?

 

為感謝鬍子老闆一趟下來的細心接待,買了一小瓶15歐元的紅酒為這次的Art Space之行劃下一個完美的句點。緩慢步出酒窖,我們又是最後離開的。鬍子老闆似乎又想和我們多聊幾句,但又有一家子客人趁天尚亮之前進來參觀,他才無奈地和我們道別。方才臨時出場的野貓趁著老闆轉身後又跳上圍牆,我時而撫摸牠,時而拿著相機捕捉夕陽下牠俏皮的身影。

 

明明剛剛還因膝蓋和腳踝的傷疼一直干擾觀賞Art Space的樂趣而略感煩躁,此刻卻漸漸地感到傷口似乎不那麼疼了。看來,冰冷的酒窖空氣似乎達到了安撫的功效。那瓶紀念性質的限量紅酒現在仍安穩地躺在家裡的冰箱,但在悶熱的夏夜中回憶Art Space,現在的我,似乎應該要不吝惜地打開品嚐,才能成就完美的回憶。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乍看之下,還以為是剛種不久,但若已有結實的話,葡萄就是垂在地上。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若不多加注意,一閃神就會錯過的路標。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就是第一道的酒窖藝廊入口,沒人介紹還真以為是倉庫。因顧及作品的著作權,所以我在酒窖中一律沒拿起相機,或許也因如此,鬍子老闆才會對我們比較親切吧!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裡不是Art Space,而是島上另一間紅酒大廠的紅酒博物館,不過因為這地方多是遊覽車觀光客來的地方,就不多介紹了。(門票8歐,含可試飲3種紅酒)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紅酒博物館意外的大,從一場導覽需要40分鐘,雖是遊覽車熱門點,但也不隨便呼弄客人。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每一個聖托里尼島上製作紅酒的步驟都有一間蠟人模擬當時實景而加以介紹。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些不用說,當然是這酒廠的古董。

初走歐洲,滑進希臘~番外篇 阿科羅提利古遺跡後,跌進醫院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我想,關於標題,大家應該只會注意到後面四個字。針對珍貴的阿科羅提利古遺跡實在應該要好好地寫上一篇推薦文的,可惜怕寫上千字、再加上一張張遺跡相片後,可能各位還沒看完100字就離站了,所以只好拋下正經的考古介紹,讓我「認真」道來聖托里尼醫院一遊記錄。

 

【提醒:下文可能會花你10分鐘閱讀,但保證有哏。不過,若你是期待看到老少女本人現場表演的人,請自行關掉此網頁,准你悄悄地離開。】

 

聖托里尼島上的最後一天,準備租機車到處晃。島上汽機車租賃店很多,可是聽說也有店家會欺騙觀光客,為了安全起見,我們請旅館代叫,機車就送上門來了。我們向剃了個武士頭、脖子上還有「翔」字刺青的年輕人租了台125光陽機車及兩頂安全帽,接著往南邊的阿科羅提利古遺跡前進。

 

聖托里尼島比米克諾斯島大一點,米克諾斯島騎一圈若是要花上一小時,那麼聖托里尼可能需要兩小時。對於首次在國外租車自行的老少女而言,其實相當不安,儘管有了米克諾斯的騎車經驗,但因本人對於「本命年很帶賽」這事一直耿耿於懷,特別是交通方面,無論是飛機或機車。不過,騎車的人不是自己所以稍微放心了一滴滴。

 

我們先是花了5歐元慢慢晃完這個世紀前16世紀的古希臘遺跡,再準備前往島中央的景點——Art Space,這個老少女在聖托里尼的第二個必去之處(下一回再慢慢介紹)。在前往島中央的路上,需路過一些遼闊的葡萄園,繞過一些小村落,再經過一些廢墟旅館,遇見一些圓頂教堂,以及爬上一些小山頭。

 

正當我在機車後座一邊欣賞風景一邊瘋狂按相機快門時(封面照即是其一作品),在某個下坡的U型轉角處,老少女一開始的放心瞬間幻化成海市蜃樓,「本命年很帶賽」的預言居然殘念地成真了!

 

我們連車帶人一起滑下山坡,摔出去當下,腦海浮現「果然真的發生了」的跑馬燈。

 

挺幸運的,因為坡道轉彎處是一塊石頭空地,所以我們沒滾下山去,但也因為是塊石頭空地,也差點讓我們毀容。值得慶幸的還有一點,就是山頭上剛好都沒車,所以並無受到二次傷害,連租來的機車也沒什麼毀損。

 

在地上掙扎、唉叫了約兩分鐘的兩人,忍痛起身牽車到路邊檢查傷勢。

 

老少女僅是小指頭有一處掉了一小塊皮、右膝蓋擦傷、右手掌擦傷,加上本人對於「犁田」這事相當有經驗(這很值得驕傲嗎?)所以一摔下去時,儘管有戴安全帽但仍盡量將頭遠離地面,而駕駛者老妹則是略感有腦震盪的傾向。老妹的傷勢比較重一些,左手掌掉了一大片皮、手肘和兩腳膝蓋也擦傷,嘴唇擦傷紅腫,再加上頸椎有異樣感,她猜測應該是頸椎錯位。總結來說,明日等著我們的將是慘烈的烏青。

 

不管如何,依據經驗總是要先冰敷,但老妹心情尚未平復,坦言有點驚嚇到,所以改成我騎車。島上畢竟不像台灣便利商店到處有,為了找個小店,又騎了五公里左右。好不容易出現一個小鎮,發現公車站旁有個阿媽雜貨店,但悠哉的兩人卻買了兩支冰棒和兩瓶飲料,坐在店門前一邊吃冰棒、拿飲料冰敷,一邊討論是否要去醫院。

 

「要去嗎?反正我們有保險。」

 

「要去嗎?可是都只是擦傷而已。」

 

這樣的對話持續了半小時,直到冰棒吃完、飲料變溫,時間已經到了13:50。

 

「還是去好醫院好了,去讓他們消毒敷藥一下也好,保險回來再請。」

 

「好吧!快兩點了,若中午休息的話,差不多現在也開了。」

 

我們發現離公車站不遠處有個類似衛生所的地方,但緊閉的門、關掉的燈告訴我們現在不看診。再往小鎮內騎(其實那裡已離著名的卡馬利黑色沙灘很近),發現一間藥局和診所,但診所的營業時間寫著「10:00~14:00    17:00~20:00」。

 

啥!?現在開始休息?不信邪地跑去向中國餐館的大媽確認,這裡的店家確實都是從下午兩點開始休息,連藥局也是。最後,我們又花了10分鐘騎回費拉市街,那邊人多熱鬧,總會有不休息的診所吧!

 

錯了!下午兩點之後,沒人鳥我們。

 

正當想放棄時,診所對面雜貨店的年輕女孩跑來告訴我們,那間診所這兩天都不會開,我灰心喪志地嘗試著問哪裡還有醫院,她馬上指向不遠的斜右方。

 

「那裡就是醫院。」

 

綠色十字架的小招牌躲在樹蔭下,彷彿不想被人看到似的,雖然是在中午時刻,但不減「它就是我們的明燈」的價值,只是這明燈在我們踏入大門之後漸漸熄滅。

 

【未來路還很長,先喝口水休息一下吧!】

 

走進看似地方綜合小醫院的大廳,烏漆摸黑地令人不禁打起冷顫,看不到什麼病人外,也看不到醫院的工作人員。兩人同時有個疑問:「該不會醫院也是下午五點才開始看診吧!」一位父親扶著傷痕累累的少女經過面前時,我們才覺得醫院應該還是有在看診。但……重點是,沒有人可問。第一次在空蕩蕩的醫院大廳感到徬徨無助,我們到底應該要去哪裡看診?

 

一位年輕女子和一位穿著髒污白衣的老伯正在醫院內側說話,我尷尬地緩步走到年輕女子面前,因為英文很爛,所以我抬起受傷的手,比著傷口只講了:「我們受傷了。」

 

「Oh, OK.」年輕女子便帶我們到一處看似急診室的地方,門前還有另外一位傷痕累累的中年婦女也正在等待看診。

 

看著方才經過面前的少女及中年婦女的重傷,突然覺得我們這點輕傷是來跟人家攪和什麼勁,但來都來了,但來都來了……雖然來都來了,但我們還是沒看到一位護士或醫生!X光室半開著的門裡,有醫護人員正在裡頭歡笑交談,同樣的疑惑又出現了:「該不會他們已經回去休息了吧?」

 

不行再這樣等下去,我還得去Art Space哪!

 

我們等不及醫護人員來到,便擅自闖進了急診室、病房,就是沒看到醫護人員。再回到剛剛等待的走廊,連剛剛一起等待的病患也一併不見。X的!我們是來到正午的鬼醫院嗎?

 

要繼續等嗎?可是,來都來了(又重複了一次)。

 

我們兩個硬是厚臉皮地待在急診室等看看到底有誰會來。

 

第一個出現的是白髮蒼蒼、看似醫生的老頭,他只跟我們說聲:「醫生等會兒就會來」,然後脫掉白袍、拿著自己的包包就走了。

 

是的。他就走了,我們又繼續等。

 

第二個出現的是神情溫和的白衣光頭男,他從急診室的綠簾內側走出來,看到我們也只說了聲「醫生等會兒就會來」,然後又拿了些醫護用品到內側去。

 

「他是護士。」老妹說。

 

好吧!至少我們知道了醫生等會兒就會來,而綠簾後面還有另外一個病患,我們並沒有鬼打牆。

 

十幾分鐘後,一位白衣胖女人走進來一屁股就坐在紙張紛亂的座位上,我們站在她桌前約三公尺處,她連正眼也不看我們一眼,明明急診室內就只有我們和她三個人(雖然還有綠簾後方的護士和一位病患)。

 

因為英文不好,所以只能繼續等。又過十幾分鐘,她終於願意看我們一眼了。

 

「怎麼了?」

 

「我們騎車受傷了。」

 

「怎麼受傷的?」

 

「在山上,有彎道……」(我說不出複雜的細節,接著就是比手劃腳。)

 

「OK,你們騎機車?不是汽車?腳踏車?」

 

「是機車。」

 

「是兩輪的?四輪的?」

 

此時我無法意會為什麼她要問這個,她以為我聽不懂,有些不耐煩地在紙上畫出兩個輪子和四個輪子的模樣。

 

「兩輪的。」我實在不知道摔傷會因為騎兩輪的125和騎四輪的沙灘車而有所差別。

 

此刻開始,我們深深地能夠體會在台灣醫院看診,但中英文都不會的東南亞移工們的窘境。我告訴老妹,以後可以看到外國人要尋求幫助可要多一點耐心,因為他們和現在的我們一樣。

 

胖醫生的問診方式相當隨性,連下指示也很隨便。她撕下一小張紙角,胡亂寫了幾個字,不管是希臘文還是英文,反正醫生寫的都是天書,然後叫老妹拿去X光室照X光。

 

蛤!?我們只是擦傷,幹嘛照X光?完蛋了,照X光一定很貴。

 

我們開始打開錢包,猜想到底幾百歐元才夠付得起醫藥費。

 

在X光室門外約等了10分鐘,老妹出來後一臉想要翻白眼的樣子。

 

「他照哪裡?」

 

「居然照胸腔!他應該要照從頸椎開始,照什麼胸腔啊!而且他居然叫我全身脫光,照X光明明就只要脫掉胸罩就可以了,他居然叫我全部脫掉,而且還沒清潔衣給我穿!」

 

真是開眼界了,原來希臘的X光是這樣照的,好險X光師是位女性,至少心靈沒受創這麼嚴重。不過,老妹也順便說了句評語:「還好他們的X光機種沒有太爛,還滿新的。」

 

拿著X光片回急診室交給胖醫生,她看了看、聳聳肩說「沒事」(但沒有照頸椎依舊讓人疑惑,老妹不舒服的是頸椎哪!),我們則在一旁討論等一下是否可以跟醫院要X光片。

 

過沒多久,光頭護士跑來要抽老妹的血。

 

「為什麼要抽血?」

 

「我也不知道。」

 

連老妹自己是護理師都不知道為什麼機車犁田要抽血檢查,這醫院花樣真多。

 

光頭護士拍了拍老妹的臂膀,按了按血管,針頭準備好插下去時說:「Maybe a little hurt。」

 

老妹:「I know. I am nurse。」

 

光頭護士:「Really?I am nurse, too.」

 

拜託!被抽血已經夠無言了,還可以順便搞笑喔!老少女在一旁憋笑憋得可辛苦的呢。

 

但抽血真的沒好事,因為還要等驗血報告出來,依照希臘的看診速度不知道還要耗掉多少時間,我的Art Space即將幻化成遙不可及的夢想,等著我們的可能又是費拉的夕陽。

 

從進醫院到抽血報告出來,我們已經花超過一個半小時。偏偏抽血報告出來,胖醫生的臉色相當不好,在一旁的光頭護士面色也有些凝重。

 

「可能又要等很久了,因為數值好像不太好。」

 

此時,Art Space真的已經開始對著我唱起沙呦娜啦之歌了。看著他們醫護兩人背對著我們細聲討論著,越看越擔心。

 

「會不會是血紅素?你的血紅素不是有時候比較低?」我問。

 

「對哦!搞不好。」

 

才說完,胖醫生向著我們用很慢的速度問:「誰的英文比較好?」

 

「可能…我會好一點點。」我尷尬地回。

 

「OK,那你問她有沒有感覺哪裡痛?」

 

「痛?」我指了指老妹的膝蓋。

 

「NONO,我是說身體裡面。」

 

老妹搖搖頭。

 

「那你有在吃藥嗎?」

 

「NO,NO.」老妹回。

 

「那你有anemia嗎?」

 

那是啥啦!但還好老妹聽得懂這種專有名詞。

 

「Anemia? Anemia? Yes!Yes, I have anemia.」

 

「You have anemia?」

 

「Yes.」

 

「But you don’t have the medicine?」

 

「Yes.」

 

「She is nurse.」光頭護士開口了。

 

「You are nurse?」胖醫生再次確認。

 

「OK.」 那兩人又轉回去望著X光片和驗血數值,維持同一個姿勢繼續面色凝重。

 

「剛剛他說什麼?」我問。

 

「他問我有沒有貧血。」

 

這時候還好有專業的在,我們兩個蠢蛋在國外的醫院真的是負負得正。

 

「只不過是貧血而已,幹嘛那麼大驚小怪。我想看一下數值是多少。」

 

「你自己問。」

 

「Excuse me. Hb, how many?」(Hb是血紅素的縮寫,英文都亂說,反正對方知道我們要問什麼就好)

 

「10」胖醫生回。

 

「10? 10? Very good. 10 is good.」老妹大叫,一邊趨向前確認胖醫生手上的驗血報告。

 

「How many do you usually are?」胖醫生問。

 

「I usually 9!So, 10 is good.」

 

「多了1,可能最近紅肉吃比較多吧!」我在旁搭腔。

 

「But you don’t have the medicine, and you usually 9?」

 

「Yes.」老妹肯定地說。

 

「正常要多少啊?」我問

 

「要11或12以上才是正常,平常我都是8到9,可是現在我還有10耶,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可能因為老妹是護士的關係,所以胖醫生也信服了。過沒多久,胖醫生再度走過來告訴老妹:「今天晚上你回去,如果感覺到噁心想吐,隔天就要在來醫院。或者胸口痛,也要回來醫院。」

 

我們一直點頭說OKOK,她無奈地翻了個白眼說了句「一直說OKOK,到底有沒有聽懂我在說什麼」,然後再度將他肥大的屁股塞進椅子裡。

 

就這樣?包紮呢?總要消毒吧?我們該開口問嗎?

 

老妹看著光頭護士的動作,似乎有那麼一點點要進行敷藥的準備,所以我們暫且先不動聲色,我心裡則是又再想X光+驗血+敷藥的醫藥費要花多少。

 

光頭護士果然不負我們的期待,準備好碘酒和紗布等藥品準備幫老妹敷藥,特別是那掉了一塊皮的手掌。但是,光頭護士的敷藥方式又讓我們差點從椅子上跌下來。

 

一般我們所熟悉的敷藥方式是在傷口倒上碘酒或者是用鎳子夾著碘酒棉花在傷口上輕輕塗抹,但簡陋如臨時戰地診療所的醫院內似乎沒有鎳子這種器具,看似溫柔的光頭護士竟是徒手拿起沾有碘酒的紗布,豪氣地往老妹的傷口蓋上去、重重壓轉一圈,換張紗布,再來一次。

 

老妹的五官無比猙獰,但光頭護士依舊豪氣萬千,以同樣手法消毒膝蓋的傷口,不過他卻不進行包紮,留下「OK」結束這場令我們昨舌的敷藥作業。

 

胖醫生抬眼看了我們一眼,再度找了張廢紙,在紙張背面寫上天書交給我們,又是一個「OK」結束對話。換我們想要送他一句:「一直說OKOK,接下來到底要我們做什麼,我們要去哪裡付醫藥費也不知道啊。」

 

「跟醫生要診斷證明,再問看看要去哪裡付錢。」老妹說。

 

我不知道診對證明書怎麼說,上網查了英文單字,怯生生地問又沈進厚厚醫療記錄本內的醫生:「Excuse me, we need certificate.」

 

「What?」

 

可能我不太會說certificate這個單字的關係,乾脆將手機拿給醫生看,但胖醫生馬上還給我一個超臭的臉。

 

「你要證明書做什麼?」

 

糟糕!我要怎麼跟他說明證明書是要回台灣申請保險用的,我連保險這單字都忘記怎麼說了,更何況這種複雜的解釋。胖醫生瞪著手足無措的我,似乎正在享受著虐待語文不通的外國人的情境。我逕自猜想,可能國外的醫生覺得被人家要求證明書是很不尊重他們的事吧。情急之下只好隨便亂湊:「We will back our country ……for the medical pay.」

 

胖醫生用睥睨的眼神瞧了瞧我和老妹,不屑地說:「OK. You tell me do you need pay to anything?」

 

欸!?ㄟ!?蛤!?我沒聽錯吧?

 

「We don’t pay ?」我睜大著雙眼看著胖醫生,胖醫生那副表情極為鄙視,彷彿又再重複「所以我才受不了你們這些英文不通的人」。因為過於驚訝,所以我轉向光頭護士。

 

「Really?」

 

光頭護士雙手抱在前胸,冷靜地點點頭。我睜大的雙眼回頭看著老妹,老妹也覺得相當詭異。

 

「Really?」又再問了一次。

 

胖醫生咬牙切齒地回:「Yes. Because here is christian hospital.」

 

天啊!我居然聽得懂,因為這裡是基督教醫院。

 

我再度看向光頭護士,他依舊冷靜地點頭:「Yes.」。

 

因為過於驚訝,所以嘴巴竟本能似地冒出日語:「あっ!そう……」(啊!so……)

 

我和老妹再度兩兩相望,嘴角不禁微微上揚。

 

「So you can go now!」胖醫生的不耐煩已經到達喜馬拉雅山頂點,右手指著急診室的門,大聲地說:「Go!Now!」

 

「Thank you very much!」我們快速收好東西,道謝後雙雙跛著腳奪門而出。

 

我們在歐洲看診竟然沒花到任何一毛錢,這不是奇蹟,什麼才是奇蹟。明明應該要付上百歐元的醫藥費,然後讓老少女回來之後哇哇叫的,「免費!」是怎麼回事!?

 

雖然花了兩個多小時,莫名其妙地被要求照了X光、驗血和敷藥,但此刻胖醫生的抓狂模樣和光頭護士的粗魯敷藥技巧頓時因免費而變成爆笑喜劇。

 

走出醫院大門,回望聖托里尼基督教慈善醫院,諒解它的破爛老舊是出自於免費提供醫療服務大眾,證實了綠色十字架的招牌不僅是我們的明燈,也是島民的依靠。感謝這明燈免費讓我們就診,並感謝老天讓胖醫生趕我們出來,留給我前往Art Space的時間。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總要放上一些阿科羅提利古遺跡的相片以示我真的來過。整個遺跡被屋頂罩起來,以免遭受風吹雨打。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透過挖掘,發現3600年以前就有下水道,和提洛島的遺跡一樣,真是先進。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有相當多區塊可以看出原本的屋內格局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阿科羅提利古遺跡附近的紅色沙灘,實際要走到沙灘還得健行半小時,我們只在入口處停留不到十分鐘。

DSC_0141_副本_副本

醫院的大門上寫著8:30~14:30,所以我們真的打擾到他們下班。

DSC_0138_副本

 

雜亂的急診室和簡陋的X光室,重點是醫生桌上竟然沒電腦,全是手工作業。

初走歐洲,滑進希臘~第7篇 時間,就是要浪費在美好的伊亞上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曾經,我以為「等待維納斯」的地點就是在伊亞(Oia),夢想的終點就在伊亞,但實際來到了伊亞,儘管被一整城極致白的房子、寶藍色的窗戶和湛藍大海包圍,卻感覺不到能夠等到維納斯的神秘感,要等到極致慵懶狗兒的機會還比較大。

 

伊亞有著聞名全球的頂級夕陽,幾乎旅客都是衝著這夕陽而來,也因此造就了恍如「名牌世界」的伊亞,若有一絲絲神秘感存在,那麼想必也是拿來成就「名牌世界」。

 

但假級文青的老少女卻是為了另一個知名景點而來,甚至抱著沒找到誓死不離開伊亞的決心,那就是被列全球最美20間書店之一的亞特蘭提斯書店(Atlantis Books)。

 

事前透過Google Map確定書店位置,其實一點用處也沒有,或許是受到夢想的召喚,才剛踏進伊亞的街道不到半小時,就看見書店就藏身在鬧街裡。看著網路上的相片一直以為它會是面對著愛琴海,原來它是藏在街道的底邊。許多旅客忙著看其他風景的同時,一晃身就會忽略了它的存在。

 

隨著通往書店的階梯往下走,一個奇妙的窗口前放著破布,木牌有趣地寫著「RENT –A-CATS」,不過伊亞的狗似乎比貓多,所以這房位立刻被狗兒佔據了。另一個窗口邊則是放著一個鐵桶,上面又寫著「親愛的攝影者們,請幫助我們維持此美麗的書店及我們寵物的飼料,我們感謝任何捐贈」。我想旅人總是心胸大方,所以桶內有不少零錢,透過親切的訊息宣達希望觀光客不要只顧拍照、不顧書店(和動物),以免造成不留雞蛋只留雞糞的後果。現在的店家不僅要顧及生意,也得顧及觀光客的FB需求,真是兩難呢!

 

亞特蘭提斯書店意外地小,也意外地可以看到中文書籍,更加令台灣人驚訝的是,亞特蘭提斯書店特製卡片寫的是繁體中文,買得到波西傑克森的全套繁體中文版。在中國觀光客幾乎盡半的伊亞,不禁想大喊「繁體字萬歲」!

 

書店內多半是二手書籍,也有一些新書,依照語文分類沿著牆壁排放著,亂中有序。雖然看不懂其他語文書,但看到一堆書籍排列在眼前就覺得世界因此更加寬廣,即便這是個小書店。不過,很多書架似乎無暇整理,有的書籍上方積了一層旅客們及狗兒帶進來的灰塵,但大膽地拿起書,馬上就可以進行一場新探險。

 

即便書店很大方地開放拍照,但也僅敢待到顧客稀少時才拍照。在小小的書店內遊晃了半小時,老少女當然不會空手離開。在櫃臺看店、看起來就很宅的青年為了找我錢,算了又算,發現零錢不足又趕緊跑到飼料獻金桶撈了幾個零錢給我,看著那手忙腳亂的模樣不禁發笑,文藝青年果然對金錢不在行哪!

 

離開書店,突然覺得伊亞對老少女來說已經足夠,再多一點美好都只是為伊亞再度加分。一整片無雲的藍天讓人誤以為伊亞就是白雲,或者說白雲之上。面對天堂,無人不醉心於各種浪漫風情,旅客們的相機快門像裝上了定秒計時器,啪啪啪個不停。

 

在這裡攝影,無須任何技巧(這話好像也在米克諾斯說過,真是詞窮了我),但是要出現像「等待維納斯」這般令人著迷的作品,可就是百年難得一見了。

 

日本知名攝影家荒木經惟曾說過:沒有拍出「揪心」的照片就不算照片(今天中時副刊上看到的),不知道在伊亞我是否也可留下往後令自己「感動又揪心」的相片。突然想起有一認識的人,喜歡拍照時將飽和度開到Max,一批批炫技味道濃厚的風景照宣稱是他的風格,但總是讓老少女看到倒胃。猜想如果他到伊亞這般原本飽和度就已經快要破表的地方,原本浪漫滿點的美景應該也會被拍成難以下嚥的垃圾食物,讓聖托里尼人搥心肝吧!

 

話題轉回到伊亞的天空;在等待經典夕陽時才發現自己的另一項改變。

 

以前的旅行總是會在景點中不停地移動,往眼裡、腦袋裡不停塞進許多風景,深怕損失了昂貴旅費。可是,伊亞卻改變了老少女的旅行行為。

 

在這裡竟然可以為了等無海島遮蔽的落日沈進海平面,足足等了三小時,或者更多。在氣溫越來越低、海風越來越強勁的紫紅天空下,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望向同一個方向,共享同一份浪漫,是種難得的體驗。雖然愛琴海上的夕陽不見得真的最美,但拋擲時間概念享受到的氛圍確實最能嚐到所謂的美好。

 

 (第一張相片是模仿「等待維納斯」,但角度拉得不對哪!)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伊亞的房屋顏色比米克諾斯島和費拉多了一些,像是童話王國。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亞特蘭提斯的書店外貌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你的人生有煩惱嗎?中英文版,一張5歐元,當成是書店令一項收入來源。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狗兒躺得可舒服了呢!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隻過得可真快活呢!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伊亞街道中途的教堂廣場,有些地方會看到一些人在賣變形球玩具,就像台灣路邊總會有一些不知所以然的小販。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伊亞街上風景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山壁上開鑿出泳池,能夠望海享受的當然是住得起昂貴飯店的旅客。(以下全是炫耀美景的相片,完全不顏色加工)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是用內建模式,所以顏色會較鮮豔一點。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獻上伊亞夕陽,雖然罩著春秋之季特有的朦朧感。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每個人都佔著自己認為最好的位置,等待伊亞的夕陽。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亞特蘭提思書店所買的希臘神話繪本、書店特製的卡片(兩種都有中英文版),及真皮筆記本。中間是書店的書籤。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真皮筆記本上的鎖頭相當有復古味,加上裡頭是線裝手工紙張,售價18歐元(約600台幣)。雖然不便宜,但是比起台灣某些文創筆記本還划算且有質感。

初走歐洲,滑進希臘~第6篇 爬火山練腳力,騎驢子練腰力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新生燃燒而出,因燃燒而生的有陶瓷、玻璃,還有火山等等……。

 

聖托里尼位於地震帶上,因地震擠壓出許多像衛星般伴隨在旁的火山小島。雖然島上景點已經可以讓人玩好幾天,但搭乘古帆船前往附近的Nea Kameni火山踏尋難以接觸的地質,也是觀光客的必去行程。

 

Nea Kameni火山行程在街上的旅行社每間都可以買得到,分成好幾種三小時(火山+海底溫泉)、半日行(火山+伊亞賞夕陽)和一日行(火山+伊亞賞夕陽+遊艇晚餐),價位都一樣,所以無須討價還價(基本上我也是用手比就買好了)。三小時行程只需要18歐元,頓時覺得怎麼希臘這麼愛18這個數字。

 

Nea Kameni現在還是個活火山,踏在烏黑黑的火山岩石上,仍可看見火山口底冒出白濛濛的硫磺氣,而Nea Kameni聽說即是「新生燃燒而出」的意思。

 

一下船後,望著整座黑山頭生畏,隨著古帆船的導遊緩緩地爬上山,原本穿著厚外套的我們看著穿比基尼、短袖短褲上山的外國人羨慕不已。因為明明一同選的是較短路程,我們脫下外套了依舊汗流涔涔,但他們可涼快的呢。幹嘛花錢到這裡健行流大汗啊?!不停喘吁吁的兩人不禁產生此念頭。

 

火山島上想當然爾碎石滿佈,對老少女又是一大挑戰(因為氣墊鞋),從沒想過健行竟可讓人步步驚心兼練小腿肌。加上煩人的愛琴海海風戰士大批大批地攻向火山頭,已經無法穩住的同時,又得顧及如何閃躲攻勢,一個不小心真的馬上就會被吹進火山口成為國際新聞。

 

火山口內的硫磺煙被吹得不成型,只有滿山頭的黃色小花輕盈地隨風搖動。我們無力爬到火山最高點,在最短距離步道的高點望向對岸的聖托里尼島時,頓時又覺得一趟辛苦都值得了。強風已將我們揍成瘋女人,想要趕緊下山躲滾滾火山沙,可是走道上又無任何扶手或可支撐的物品,站在山頭上的人們可是咬牙死命撐著自己的底盤,走過坎坷一番艱辛後才順利地走回古帆船上。

 

努力回到船上之後,接下來的行程竟然是去看人家跳冰水。

 

古帆船接著載旅客前往海底溫泉繞一圈,但船離溫泉還有約50公尺的距離,要去泡溫泉的人必須要跳進極限冰水自行游到海底溫泉處。多冰呢?大概只有12度吧,每個跳進去的人都先尖叫,和雲霄飛車上傳下來尖叫聲同等級。可是他們後悔也來不及了,他們只能繼續往溫暖的小教堂前進,其他沒下水的孬種如我們,就風涼地在船上拍照幫他們拍拍手喊加油。不過,船不會等他們太久,大概只夠讓他們暖一下四肢就得開回港口。

 

雖然沒下冰海水練心臟力,回到岸上我們則選擇花2歐上驢子的背上練腰力。

 

從費拉鬧街和舊港之間只有一條坡度極陡的捷徑,可以選擇走無限Z循環的石階,但得花上15~20分鐘;第二個選擇是騎驢子,2歐,需搖頭晃腦約10分鐘;第三選擇就是花一筆5歐坐快速纜車下山,不用5分鐘。

 

我們辛苦地走下山(又因為厚底氣墊鞋),回程可不想再次練小腿肌,所以乾脆花2歐體驗坐驢子上山的感覺。只是,驢大王經常在載人去撞山壁、和其他驢子玩碰碰車,要不就是突然暴衝或停下來不動。腰不停地承受手緊拉韁繩的拉力,以及隨著牠的腳步不停搖擺臀部扭力,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運動器材廠商會出產騎馬機的原因了。多坐個幾趟,老少女的腰圍搞不好會瞬間少掉兩吋呢!

 

其實這群笨驢子很辛苦,載著這幾十公斤的人類叮叮噹噹地上山,慘一點的還會載到上百公斤的美國人。目的地還沒水喝沒東西吃,老少女光流汗都流到全身渴死了,這群驢子還是只能被綁在路旁,不停地喘氣、尾巴掃蚊及大便。如果目的地附近有販賣飼料和飲水的小攤,小攤不禁可多賺點外快,還能靠遊客的憐憫之心,順便可以改善這群勞工驢的苦命勞動情形也說不定。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前方即是火山島Nea Kameni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看著從山頭海邊港口的這坡度,不得不佩服以前的海島人竟是如此造城的。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Z字循環的石階上,會不斷有驢大便的「香味」飄來,濃到連頭髮都沾黏住這味道。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聖托里尼島上的白色房屋,像山頂上皚皚白雪。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火山島上的荒涼景象,但那碎石子可差點令我腳殘。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遠遠尚可看到細微的硫磺煙,小黃花一點也不畏懼熱氣,長得可高興的呢!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和聖托里尼島相望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裡的海水是碧綠色,快樂跳水的游客無不死命地趕快游向小教堂取暖。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刻在山壁上的費拉城,每個角度都讓人心曠神怡。

初走歐洲,滑進希臘~第5篇 費拉街上,只准漫步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聖托里尼幾乎可以等於夢幻這一詞,或許因為它是傳說中的「失落的亞特蘭提斯」,所以才夢幻。儘管此說疑雲重重,但釐不清的雲霧才能讓人對遙遠的聖托里尼島一直抱持著幻想,如同充滿神秘感的美女最吸引人目光。

 

不過,老少女卻要說聖托里尼是個讓想像力失能的地方,因在此地所見之處皆毫無真實感,宛如童話,也彷彿在藝術家的腦海中,大腦無須過分地轉動,只要享受放空即可。

 

若說米克諾斯島是刻在海面上的花崗岩太陽,那麼聖托里尼島則是鑽石打造出來的上弦月,左方還有數個閃亮小島作為明星相伴。兩兩相印之下,讓聖托里尼成為海琴海上最浪漫的島嶼。

 

從米克諾斯跳到聖托里尼需要3小時的航海時間,到達希拉新港,踏上指標不清、遊覽車載走大批觀光團的空虛港口後,迎接我們的是徬徨的風。為要到達市區—費拉的旅館,經過了一番不知所措,只是在打開房門看到令人昨舌的景觀時,方才比手劃腳、冒冷汗的窘境留在胸口的侷促感隨之煙消雲散。

 

在緊張之後,得到的是意外輕易地遇見聖托里尼最知名的藍頂教堂,打算隔天依地圖所驥找尋的目的地,沒想到就在旅館附近,高興的同時也對失去尋寶樂趣感到失落。愛琴海各島上的藍頂教堂數不清,不知為何就屬這座最受寵,我想應該感謝最一開始拍攝此角度的攝影師吧!但現在應該是全中國的海外婚紗攝影師都要感謝這教堂,不!應該是感謝聖托里尼整島,因為每天都可以目擊好幾對強國準新人來這裡拍婚紗。

 

費拉的鬧街沒有米克諾斯如此令人暈頭轉向,但漫步也可亂晃上半天。費拉街上的商店類型相較米克諾斯島,其差別在於服飾店、藝廊、手工藝品店和冰淇淋店較多。服飾店來說,無論是平價貨或高級名牌,每間都相當具有服務Window Shopping人群的精神,讓不花錢的旅人光看也消耗不少體力。

 

住在費拉確實需要不少體力,因為島上並非一片平坦,總有崎嶇彎折高低處,加上車輛禁止進入的鬧街全是石頭路(只有主幹道有柏油路),面對它沒有二法,只能靠雙腿。

 

當你並非背著背包,而是拖著行李時,那麼請先對你的行李箱或荷包說聲抱歉吧!若自食其力拖行李箱的話,就得抱著輪子鐵定報銷的覺悟,要不就真的是靠「月球漫步」,拖著行李慢~慢~地以秒速一公尺的速度在石頭路上前進。但不想自食其力的話,就是另外多付一點行李費,飯店會請驢子大哥慢~慢~地、安穩地將行李運送到飯店門前。

 

另一個必須使老少女只能漫步的原因在於鞋子。

 

為了這次的旅行特地買了較貴的氣墊鞋,以防足底筋膜炎發作,卻沒考慮到跳島旅程中,每座島都是鋪石路,一點也不適合有點高度的氣墊鞋(雖然還被老妹罵笨,這是不用思考就可以事先得知的事)。此失策讓老少女經常處在氣墊鞋沒踩穩或下樓梯扭傷腳踝的危機中,只能「慢步」隨時注意路況。

 

所以說哪,旅行總是有準備不足、失準的時候啊!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住在離費拉市區較遠的旅館,要去街上抄小路時經過Catholic Cathedral教堂,晚間的教堂具有魔幻寫實風格。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以為教堂內不能照相,一推開門發現裡頭根本沒人,相機當然就快樂地按下去囉!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費拉最熱鬧的街上充滿虛設的門。每個門即代表一間餐廳,因為通過門往下走才能到餐廳。

光影魔术手拼图

每座門後望過去都是絕世美景。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希望你家的大門打開後是這番風景嗎?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聖托里尼島上聚集了大批的藝術家和藝廊,當然藝廊內的作品是無法拍攝的,但是室外的裝置雕塑可就任君挑選了。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就是一間禁止拍攝的手工藝品店,重點是快門按下去之後經過前面想要再照一張時,老闆才在裡頭大喊「不准照!」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費拉街上的書店,假級文青當然要進去踏踏。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沒想到兼賣紀念品的書店裡頭有這麼多惹人愛的太陽 ^^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希臘戲劇的傳統假面,其詭異程度和日本能劇面具同等級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大街上的另外一間書店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間就真的很認真地在賣書,雖然店頭也放了不少風景明信片當熱銷商品。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島上的超市都很小間,但要遇上有賣冷藏生鮮的店家更少。觀光地的冰淇淋一球大概1.5~2.2歐元左右,和台灣百貨公司裡賣的進口冰淇淋差不多價錢。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所有夢幻背後都有這些幕後功臣。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Ellinon Thea Boutique Hotel住了四晚的房間,雖然不大但相當溫馨,2人一晚台幣2400~2600左右(台灣的旅館和民宿是在貴啥的啊?)。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重點是這陽台望出去的頂級美景,唯一不佳的是房間是一樓,小泳池前方即是道路,白天會有觀光客從前方走過。有沒有下水過?有!儘管氣溫涼爽(15~25度),但在豔陽下走得滿頭大汗的某天,老少女趁太陽仍高掛時,趕緊下水降溫。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房價附這精彩的早餐,每天都有專人送進房間,在晨風和貪吃麻雀的陪伴下用餐。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陽台望出去的午後太陽,這是五點的高度。每個角度都美,美到我自己都懷疑是否曾經親眼見識過。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這才能稱做夕陽,約是晚上八點半左右。照完這張相片後,老少女翹著腿、喝著希臘啤酒、觀賞愛琴海上的色彩變化……。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入住的第一晚,旅館送來的迎賓酒和下酒菜。其中一種酒是希臘知名的茴香酒,另一種就不知道了,因為極濃所以都需要稀釋。這間旅館除了沒接送之外,其他都令人想大評五顆星。

初走歐洲,滑進希臘~第4篇 米克諾斯風車和古教堂,有時候還有山羊和鵜鶘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說到米克諾斯沒有看到風車,那就像吃鹹酥雞沒有配九層塔,買了珍奶卻拿了小吸管一樣令人扼腕。矗立在岸邊、望著海洋的五大基克拉澤式風車是明信片上常見的風景,一直以為風車在很遠的地方,但其實在白色迷宮邊緣,經常客滿的小威尼斯斜對面。知名風景相距不遠是米克諾斯的另一個優點,讓旅人靠一雙腿就能到達。

 

五大風車沒有開放參觀,但是同樣在白色迷宮另一邊山坡上的風車是島上唯一開放可以進入參觀的風車,可惜造訪當天是星期一,到了門前也無法進入。不過,在五大風車前沒有人埋怨不能進去參觀,因為光是在外面拍照就可以耗掉幾十分鐘。

 

以前的旅行習慣總是事先編好預計要去的所有景點,進行著完全不符合O型人個性的按表操課。但此次希臘之旅只有訂出大方向,景點完全靠當時的感覺決定。在米克諾斯的第二天,租了島上的機車,我們探訪了米克諾斯島的其他地區。

 

可是當天下午的海風不饒人,當我們跑了幾個知名又無人的海灘後,受不了拼命揍向太陽穴的愛琴海海風戰士攻擊的隔天,我們又往其他另一個方向前進。

 

地圖上的米克諾斯島中間偏右的地區明顯標示著一些店家,表示那裡人口聚集較多,不知道那裡有什麼可看,我們還是先去再說。

 

騎車約10分鐘後,到達了一個名為Ano Mera的小村落。當我們還不知道哪裡有什麼景點可以看的時候,立即發現了兩台遊覽車停在空地上。有遊覽車表示一定有遊客、有可看性的景點,靠近一瞧發現,古老Panagia Tourliani修道院就安靜地在這小村落從十七世紀一直待到現在。

 

以大理石建造的Panagia Tourliani修道院不大,最吸引人的是擁有豐富雕刻的鐘樓。有位嚴肅的修士看顧著門口收門票費,進入後可以隨意拍照。儘管我們不懂西方宗教藝術,但那精美的雕刻依舊惹得人無法轉移目光。參觀當天遇上兩團歐美旅遊團,所以有幸順便享受導遊詳細的解說。儘管我只聽得懂0.5成,但還是覺得賺到了。

 

對老少女來說,Panagia Tourliani修道院另一個特別之處就是隔壁賣紀念品的小店,因為在此買了來希臘的第一項紀念品。旅人兩位是相當不會採購的「肉腳」。告訴各位看官,清算旅費後發現,老少女本次十日希臘之旅的紀念品總金額僅台幣3000多元,而老妹花得更少,可想而知我們多肉腳就好。原本打著到雅典再採購就好的心態,但是思考著旅行中可遇不可求的機緣,不考慮之後的行李重量,還是趕緊將看上眼的裝進行李。

 

米克諾斯島真的不大,安排三天兩夜在此逗留,但實際活動時間僅兩天,若未來看官們有意前往的話,老少女建議四天三夜更可以玩透米克諾斯。

 

還了我們租來一天15歐元的機車後,頂著下午的烈陽,坐上徜徉在愛琴海上的舒適快艇,準備踏上另外一個天堂。

 

DSC05810_副本

米克諾斯的地標—基克拉澤式風車吸引大批的遊客在此留下明信片般的相片。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古式船隻在五點時刻的燐燐海面上飄盪

P_20150427_112142_PN-1_副本

山坡上風車旁往下眺望的米克諾斯島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米克諾斯島最高的村落Ano Mera有著17世紀的Panagia Tourliani修道院,雖然不大但充滿莊嚴感。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院內有許多超過好幾百年的錫畫和木雕,聖母像的黑臉是因經過長年時間的侵蝕而斑駁,但純錫的部分在細心照護下依舊閃閃發亮。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參觀費1歐元,另外花個1歐元即可點蠟燭祈願。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Panagia Tourliani修道院旁的小店賣著許多手工紀念品,瞭解老少女的人沒猜錯,是的,本人就是將那手工太陽帶回家了(大概500台幣)。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淡季尚未開放的超級天堂海灘一個人都沒有。這裡是著名的天體營海灘,也是同志最愛的海灘之一。這裡地點偏僻,坡道陡得可怕,當時不禁懷疑幹嘛來這啊。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米克諾斯雖然土地貧瘠,可是彩花遍地綻放,野得很。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除了觀光產業外,畜牧也是米克諾斯島上的重要產業。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白色迷宮從海岸開始往上、往上蔓延。沒有遇見海上來的維納斯,但湛藍的海洋、天空依然讓人感動。

DSC_0095_副本

在希臘料理老店Nikos所吃到旅行中最讓人驚豔的花枝,重點是因為看不懂菜單上kalamari是什麼,又沒圖片,亂點點到的。

DSC_0093_副本

來這裡不得不喝的希臘咖啡,小小一杯5歐元,喝完有咖啡渣。在入座後一定會放在桌上的麵包,沒點也會上桌,但是吃了就會收錢喔!和日本居酒屋的飯前小菜差不多,沒點也會上桌。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希臘舶來品的消費稅比較貴,國內自產品便宜許多。例如可口可樂500cc一瓶約2歐,但國內自產的可樂只要0.45歐,也就是這瓶不到20元台幣。物價比台灣低一點點。

P_20150426_134723_HDR_副本

奉送這次唯一看到的纏人鵜鶘

 

初走歐洲,滑進希臘~第3篇 迪洛島上那群無名的野花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一談到希臘,除了藍白的印象外,還有走沒幾步就會踢到的大量古蹟群及博物館。米克諾斯島上也有好幾間小小博物館,只是美景當前總是沒心思踏進去。但第二天我們即到了一座大型戶外博物館—迪洛斯島(Delos),而且船票加上門票極為便宜,僅23歐元(約台幣736元)。對跑習慣高物價日本的老少女來說,希臘的天神們簡直是佛心來的啊!

 

鄰近米克諾斯的迪洛斯島幾乎是到米克諾斯的另一個必到景點,只不過不知道是否此島較不具知名度,到此的遊客九成五是歐美臉孔,亞洲人是稀有動物。

 

短短的半小時船程即可到達的迪洛斯島不大,但是古城區卻相當廣闊,且它的歷史可以自四千年前開始追溯。或許,對於歷史古蹟沒興趣的人會覺得來這荒島簡直是花錢浪費時間,甚至可能下船後只會說:「你們去走吧,我在這邊等你們」。那麼簡直糟蹋了迪洛斯島的輝煌。雖然我們對迪洛斯島的歷史也不甚瞭解,可是與幾千年的古城一起流轉著相同的時間,怎能不對世界的物換星移感動呢?

 

迪洛斯島傳說是太陽神阿波羅和和月亮神阿提米斯這一對雙胞胎的出生地。他們的父親就是花名昭彰的宙斯,母親是名為列朵(Leto)的女子。當嫉妒成性的宙斯的老婆希拉知道這小三懷孕,且還聽說生下來的小孩會擁有神的美貌和才能時,一氣之下命令所有的土地不能讓列朵生產。宙斯對女性來說是個大爛人,但他對他曾愛過的女性還有點憐憫之心。為了列朵,他從海上升起了一座小島讓她可以順利生產,這小島就是迪洛斯島。

 

迪洛斯島的起源雖然浪漫,但其實命運坎坷。雖然是知名的太陽神朝聖地,不但經過雅典人和羅馬人長年的佔領,接著又成為地中海最大的奴隸販賣市場,甚至後來還被海盜攻佔。西元前88年之後,迪洛斯島即被世人遺棄至今。現在每天僅有半日遊的遊客來這邊踏青,最後一班船下午三點離開後,島上絕對不會留下任何人,包括賣門票的公務員,因為迪洛斯島禁止有人在島上過夜。

 

烈陽下的迪洛斯島擁抱著斑駁的千年歷史,過往的繁榮景象雖如幻夢一場,但時間在此地所留下的龐大遺跡,依舊流露出微微的自豪光芒。不知是否因為年紀漸長,撫摸著散落四處的殘缺石塊或傾圮的石柱時,忍不住對無情時光的不可逆傷害感到絲絲憂傷。

 

幸好,在古老舊城中還有繽紛的野花們恣意地綻放青春,將世界的顏色喚回到旅人眼前,告訴我們把握當下的精彩才是最珍貴的資產。

 

我不知道這群生長在地中海的野花名為何,但他們彷彿一群奔放失控的年輕小伙子,或是笑得害羞緬靦的妙齡女子,一下子跳上廊柱漫步,一會兒又躲進壁垣中玩躲貓貓。身軀衰老的古城在他們的陪伴下,明顯多了幾分元氣及活力。

 

在短短三小時的古城巡禮中,雖然無法踏盡所有的角落,對迪洛斯島也仍停留在片段的瞭解,而老少女卻為了追求野花群美妙的身姿而又累又渴,就像為了追求永恆的青春一般。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從海上看過去的迪洛斯島已難想像過往繁榮

DSC05748_副本 

這一區是阿波羅聖地,放眼望去盡是傾倒的建築,除了一些後來人為維持的廊柱。

DSC05771_副本

這一區是社區民宅,大致上還看得出一些住宅格局。

DSC05780_副本

幾千年前就有下水道,迪洛斯島還真先進,真是嚇著老少女了。

DSC05768_副本

 島上的古城多是已看不出原本的建築模樣,只剩下野花恣意地在盛陽下綻放。 

OLYMPUS DIGITAL CAMERA

不懂歷史的我們反而被任性隨處蔓延的野花給吸引了

DSC05766_副本

生命力強勁的罌粟花,也是我唯一在野花群中所認識的花,她的鮮紅在藍天下更顯豔麗。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殘缺的雕像訴說著看盡千年的滄海桑田。

DSC05723_副本

重要的雕刻、壁畫等都被關進博物館中。館中沒有空調或光線管理,幾千年的歷史文物僅是單純地放在室內,第一次感覺觀看歷史文物竟然可以像是逛大廳般毫無拘束感。

DSC05785_副本

這片保存完整的地磚是被稱為海豚之屋的有錢人建築。以前的建築在進入大門後會有一個庭院,院子地板上會裝飾有美麗的馬賽克,通常是描述神話或海洋故事居多。

DSC05776_副本

這又是另外一棟豪宅的庭院地磚,本尊同樣在博物館中,至少還看得出來是隻豹。

DSC_0078_副本

島上最著名的五大獅子像,推論是在西元前七世紀所建造的,一開始應該有16隻。戶外的是複製品,本尊同樣在博物館中。現在只剩下四隻,另外一隻現在在威尼斯。

 

 

 

初走歐洲,滑進希臘~第2篇 迷路在米克諾斯

Mykonos3

 

夜間,被富含水氣的夜風冷醒,那是今年梅雨的前兆,卻讓人誤以為仍身在十餘度的米克諾斯島上,追逐著淘氣的貓。朦朧中記得,我曾起床再度打開書桌上的希臘旅遊書,望著封面裡的純白世界,胸口浮升一股悠悠的懷念。明明才離開三星期,卻深覺已遠離兩年。

 

這座白色天堂在歐美人的眼裡是標準的4S海島。

 

Sun(陽光)、Sea(海洋)、Sand(沙灘)及Sex(性),名聲和泰國某島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在我的眼裡,它確實擁有熱切奔放的Sun和Sea,但也有幻化無窮且壯闊的Sky和美妙的Street(多是小巷,應該說Alley才正確)。或許,我們是在春旬時來訪,所以才能享受米克諾斯甦醒前的寧靜。

 

在雅典轉搭Aegean航空的小飛機,穿越愛琴海約40分鐘後降落在米克諾斯機場。從空中俯瞰米克諾斯,坦白言,感覺像座荒島。老少女習慣了濁水溪土的肥沃,對這以花岡岩構成的貧瘠土地,不禁感到一股哀傷。幸好,它還有強大的觀光資源支撐著小島經濟,島上也有幾間花岡岩採集廠。

 

從家裡出發到米克諾斯的旅館共計花了28小時,但老少女卻不知時差為何物,體力好到可以在Check in之後,依舊精神飽滿地抬起雙腳往沙灘前進。果然為了玩樂,老少女可以從魚乾變成跳上岸上的美人魚(想吐的人請閃一邊)。

 

關於米克諾斯的傳說,美人魚…呃不,老少女讀過兩種。

 

一說是,米克諾斯是海神波賽頓在與他的叔伯對戰時,被他擊斃的巨人屍塊。而島名的由來是取自島上的一位名為Mykons的英雄,據說他是太陽神阿波羅和寧芙女神的子孫。另一則說,米克諾斯是天神宙斯與巨人族對戰的起點,附近的提洛島(Delos)是大本營,米島是補給站,但名字的由來相同。

 

無論,古老傳說多麼驚悚暴力,淡季的米克諾斯有著醇美乾淨的空氣,陽光像闢天初始般明亮奪目。同樣是海島,可是北緯36度的春溫遠比台灣曖昧不明的氣候來得舒爽。在這裡穿著大外套,享受地中海烈陽,首次感到旅行的溫度竟是如此迷人。儘管街區中有許多店家還在冬眠,可是旅人的心情卻已如飛魚般跳躍。

 

以前一想到米克諾斯,最先浮上腦海的是鵜鶘慵懶地在港邊漫步,或是傳統的希臘男人趕著驢子載貨上坡的景象。不過,那景象已難尋,現在放眼望去多的是港邊餐廳和旅客。不時聽見沿岸餐廳的服務生熱切地招呼遊客進店用餐,不管是哪國來的,一看見亞洲臉孔,他們一定先用中文喊聲「美女」。在此,小小享受一下諂媚的虛榮也無妨。

 

沿著港邊散步,望著夕陽取暖。夜晚趨近而漸冰的海風中,幾艘船隻悠哉地在海浪中晃蕩,偶爾飛來幾隻海鷗逗你笑笑。但最終讓人魂牽夢縈的是那迷宮似的巷弄,讓人在裡頭轉三天三夜也樂此不疲。

 

走進連接港邊的任何一個巷口,你便會一腳踩進童話故事書。灰線在白石板間蜿蜒成一隻嚮導的老鷹,帶領你開始遨遊這被白色佔領的世界。明明是令遊客擦肩磨踵的小路,卻藏著珠寶精品、紀念品、名牌服飾、餐廳、酒吧等各式各樣的店家。這裡有著可能是世界最親民的Gucci,也有世界最小巧溫馨的Tiffany。

 

無白不歡的巷弄中,偶爾跳出幾個飽和的鮮黃、湛藍、豔紅或純綠來嚇嚇你的辯色力。在這裡,拍照不用思考,不需要單眼相機,因為隨手拍都是美景,無所謂攝影技術的優劣,只要感覺美就對了。只是,這迷宮確實會混亂所有人的生理指南針,就連自認方向感尚佳的老少女,最後也得依靠先進的科技。

 

想想,若真的累了,路邊多的是可歇腳的地方,不一定非得立即找到出口。來這裡,求的不就是停掉衝過頭的人生引擎,最好像隻無頭蒼蠅般亂竄、消耗精神壓力。出口,通常都是在胡亂闖一通之後,自動出現。

 

希臘的時間流逝得慢,白晝總是貪玩,夕陽落幕落得像在打盹,月亮彷彿也和我們一樣掉進米克諾斯的迷宮中,遲遲無法升空演出。一路拖延的結果就是小威尼斯裡的海邊座位幾乎坐滿了,晚餐還來不及佐黑夜星光。待太陽埋進海平面,已是晚間八點半。此時,米克諾斯的夜晚才正要開始。

 

只是,春夜裡的海風總是白天溫柔晚上猛勁,甚至還飄起了小雨。聽著現在外頭滴滴答答的夜雨聲,想起那時總是來不及選間氣氛佳的露天餐廳吃飯、花張歐元,對老是早早被迫結束尚未盡興的迷宮遊戲心有不甘。

 

至今,依舊忍不住想抱怨當時的天氣太任性,抱怨米克諾斯的街道太可愛,抱怨明明才離開三星期,卻深覺已遠離兩年。

 

(備註:本文無提供任何旅遊資訊,需要者請搜尋其他部落客的完整報導。)

OLYMPUS DIGITAL CAMERA

Aegean航空的小飛機,飛行時間僅45分鐘,可是空姐依舊可以分完零食、飲料,接著再收好飲料杯等降落,非常忙碌。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港邊晃了晃,發現台灣人比中國人多,韓國人比日本人多。至於歐美人嘛……因為夏天還沒來敲門,所以尚未大量出沒。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知名的小威尼,可是我沒踏進那些昂貴的餐廳,在岸邊享受省錢的美景。

OLYMPUS DIGITAL CAMERA

Mykonos12

多麼令人著迷的小店及白色迷宮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琳瑯滿目的典型希臘海島紀念品店,豐富到不知該選哪樣。

Mykonos13

遲遲沒問到當地人,為何有的房子外頭要有如此可愛的設計,不知有什麼功能性。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米克諾斯島上我唯一看到賣書報的店家,其實島上應該有三、四間書報小店。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到希臘遇到的第一隻貓,果然連貓都觀光化了(其實牠是家貓)。

Mykonos2

落腳的飯店外景,泳池的水應該只有15度,不過白天還是會有人在外面曬日光浴。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夜間的浪漫模樣,但晚間氣溫是10度左右。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早上用餐的地方可選室內或室外,天氣好的時候當然要選坐室外。

Mykonos1

從事外用餐區望出去的開放海景,一頓早餐總是可以耗掉一小時。

DSC_0112_副本

躲回飯店享用的晚餐—典型希臘披薩,醃橄欖和起司超~鹹,很適合配啤酒(可惜當天配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