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印尼6】巴里島上尋尋覓覓心頭的那個好

旅途中,「斷捨離」絕對是禁語。擁有良善心腸的旅伴,更是會將此奉為圭臬,他們會努力當好活絡當地經濟的角色,在你耳旁細語看似天使實為惡魔的呢喃。

「今天你不買這個紀念品,會變富有嗎?不會嘛!但是買了之後,會讓你的心靈感到滿足哦!」這是對購物猶豫患者最有效的一帖藥。

本人除了天生體質易囤積膽固醇之外,也很會囤積物品,特別是在旅途中。

此次印尼旅行,因為被豐富的行程塞滿腦袋,囤積症頭在旅程結束前三天才發作。這得打從旅伴N小姐說要找科莫多龍的木雕開始。

在科莫多國家公園其實只有令人無感的粗糙木雕和塑膠鑰匙圈等非常少數的紀念品,以為回到巴里島應該會有很多,可惜就連很多印尼人也不知道科莫多島在哪,所以科莫多龍的紀念品有如夢幻逸品般難尋。

到達烏布的那一天,信心滿滿地逕自認為在這知名的藝術創作集中地,科莫多龍木雕出沒的機率應該很高吧!嗑完烏布名產──髒髒鴨之後,開始了我們另一趟探尋「科莫多龍之旅」。

烏布的藝術一條街令人失望,滿街藝品或畫作彷彿是同一間工廠生產出來的,匠氣的色彩使人無感,煩膩的畫風讓人眼生目屎膏。陸續在木雕店中看到低質感的作品越來越令人焦慮,科莫多龍木雕之旅比想像中困難重重。

突然,從某藝品店的落地窗,隱約感受到被人牢牢盯著的注目感,一隻頗大的科莫多龍木雕正炯炯有神地望著窗外的我們。入內詢問是否有小號一點的木雕,老闆便捧出一隻大小適中的木雕龍。N小姐在幾番端倪、仔細思量幾番後,順利達成一號任務。

再閃過幾個危險路坑,再經過幾間普通無趣的店家,一間不起眼的木雕店商品架深處竟也窩居了一隻大龍,而且雕工更細緻,堪稱美龍一尊。這美龍還有幾隻小孩,抓來把著、玩著,囤積症逐漸發作,不自覺地也跟著N小姐煩惱要帶回哪隻小龍。

「你可能這輩子就來看科莫多龍這麼一次,以後再也看不到了,難道你這樣就滿足了?小木雕可以讓探險旅程更完整,可以每天心滿意足地看到牠哦!」

煩惱啊煩惱之後,一隻20多公分長的木雕小龍就被我逮回台灣了。

 

↑↑↑↑就是牠↑↑↑↑

其實,旅途中的任何相遇都是命定,可遇不可求。原本自己另外有心中想完成的任務,只是烏布的商品讓我打包了一大袋失望回飯店。幸好,隔天的水明漾亂晃讓任務死灰復活,終於讓我遇到迷人的紀念品。

真心建議各大旅遊書應該將藝術街的名號讓給水明漾,創作活力滿溢的水明漾幾乎完勝烏布的複製一條街。

當我們體驗完午前的SPA、精力充足時,SPA店隔壁藝廊的大量巨幅油畫順勢地接住了我活力滿滿的眼光。趨前駐足瀏覽,幾隻表情令人莞爾的貓貓狗狗小品就躲在落地窗內。

店內有更多令我心生嚮往的作品,但考量到運送問題後,僅考慮攜帶方便性。意外的,這些作品也有著可愛的價格,便開始思考要帶回幾隻,而並非在考慮要不要買。最後,三隻怪貓就跟著回我家了。(結果紀念品都是動物?)

旅途中和紀念品的相遇彷彿是一場戀愛;有時候過度尋尋覓覓的執著,總比不上突如其來的悸動。就如街角短暫的一場邂逅,總能留給人無比深長的回憶,讓你無意間想起時,也能嘴角彎彎地揚起。

 

兩隻大龍等待被領養,一隻才5000台幣。數年後還在這裡的話,再把你帶回去嘿~

回眸一望的科莫多龍不覺得有點性感嗎?這隻龍的雕刻比上一隻更細微點。

烏布最熱鬧的街上唯一一間看起來不是販售制式畫作的畫廊

充滿喜感

走在suaminya水明漾的街頭隨處可見藝術創作

水明漾街上的飾品賣店

法國攝影師Jean-Paul Nacivet駐在巴里島上的作品專賣店http://nacivet.net/fr/,在巴里島上有四家分店。對於喜歡的作品也能以相當容易的價格入手。

令人震撼的美:「祈禱」

reservoart藝廊的代理作品,詳情請見下方網站。

(官網http://www.reservo-art.com/asia/ 。FB:https://www.facebook.com/reservoart/)

牆上的這幅裸女畫真的讓人目不轉睛

藝廊不只賣畫也有衣飾等商品

興高彩烈帶回來的泰國藝術家Anchana Chareapaporn作品,雖然我原本計畫是買印尼藝術家的作品,以後一定還有機會的。本圖缺點是老舊牆壁上的油漆裂痕。

Anchana Chareapaporn介紹:https://onarto.com/artists/anchana-chareapaporn/

 

【探索印尼5】偽名媛形成實錄

名媛和貴婦,應該屬於外太空的特異人種,她們所存在的生態對區區渺小、汲營煩苦於庶民生活的我輩而言,比命令我想像紹德氏細長吉丁蟲的模樣還要艱難。

名媛意指有名的閨秀。現在這時代最好不要求有名,免得背後被咒薄命。只是沒想到這輩子無意嫁做人婦、與豪門無緣也就罷了,就連閨秀的「秀」也沒命格撐起。辭典中的簡短解釋無聲地在我頸後插上兩把刀,讓人只能暗夜含淚低頭隱痛。

這隱痛宛如被召喚出結界的妖怪,久未見世惡態萌發,整整折磨了我二個多星期,特別是夜間平躺入眠時。它是半夜襲來的閃電,總是不先預告就猛地刺進後頸,毫不客氣地先揍醒我,讓我痛得只能蜷蛐在床邊,顫抖不已。

從中醫的針灸看到西醫的電療加服用強效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X光片中所顯示的頸椎錯位在出發至巴里島、夜宿機場的晚上,更是加成地折騰著孤單人影,彷彿在重複警示我若愛錯了人的後果,就是這般的劇痛著。

從不隱瞞愛虛榮的人妻A一聽到我要去巴里島後,拼命吩咐我一定要每天SPA,直說她以前去巴里島時每天都去SPA,去巴里島不為別的,就是要盡情地放鬆享受當貴婦。

她自認有貴婦命,聽得的我只能在旁讚嘆人妻A無比嚮往富足名流的慾望,如此積極、如此具體。但對於每回出國旅行總是要充分利用時間看遍各種風景的我心想:有體驗就可以了,不至於要每天SPA吧?未免也太奢侈了。

天知道,我錯估了自己的潛意識。第一天的巴里島夜晚,潛意識逕自領著身體開始體驗「奢侈時光」。幾天充實的旅程下來,我已成為先前自己眼中的「奢侈的人」。

旅伴N小姐當晚想吃完晚飯後去體驗熱石SPA,看著折合台幣後不可思議的SPA價格,不等脈搏跳下一回,潛意識立刻幫我應聲好。接著我們就踏進一間燈光不明、幾無裝潢的路邊小店,驚得使人想跳舞轉圈圈的在後面。

40分鐘的全身按摩之後,十數顆剛下爐的高溫燙呼呼大黑圓石像是鎮壓惡靈的法器,沿著穴道穩當地置放在四肢及背部上。有那麼一剎那,我似乎聞到了皮膚被烙出一坑坑後所散發出的人體脂肪燒焦味。

隱匿在體內的妖怪啊惡靈啊魔鬼啊在與熱石群激烈對戰下,會使出讓人感官錯亂的幻術也無可厚非。當按摩師卸下逐漸趨溫的黑石後,氣血直順通暢、神清氣爽,腰臀小腿輕飄飄。

當晚,我迎接許久未有的好眠。殊不知看似粗糙的熱石SPA,竟能一勁消滅頸椎錯位的妖怪,解除難纏的肩頸苦痛,為接下來的旅程打下穩固的體能基礎。

所謂食髓知味便是如此,三人走累了就想來個SPA、爬癱了也想馬上來個SPA、被強日曬傷了也是來場SPA……。

每場SPA精采度不同,按摩師所施以的魔法也有能力優劣、印象深淺之分。其中以四手按摩最令人回味無窮,一試就回不來了;到房服務的按摩小妹對膏肓穴下的解鎖咒之深奧,令我都想將按摩小妹偷渡回台。

探索印尼九日,意外變成「名媛養成模式」,撫摸備受呵護的肌膚,聳聳毫無負擔的雙肩,掐指算算原來我在這趟旅程中享受了SPA七次!巴里島的SPA真是令人墮落的安樂窩。

旅途因以上山下海兼看科莫多龍為主,「名媛養成模式」根本稱不上培育有成,頂多只能在額頭上貼張公告標明:「期間限定版偽名媛,先目睹為贏。」。

不用多言,那張公告早已過期,當我黯然地從撕下公告、準備回歸魚乾女日常的當下,我竟又開始想念起巴里島的SPA了。

飯店內的高級SPA會館,價格比街上的任何SPA都來得貴一點。

但是在海上嚴重曬傷痛及難行的我們為的是一場曬後緊急處理SPA,所以完全不介意價位。光溜溜地躺在現採的香蕉葉上鎮靜皮膚,搭配上塗抹大量蘆薈消炎鎮痛,一次又一次,像在醃蘿蔔似的。因為全身按摩的比例不多,一直躺在冷氣間內冰鎮皮膚,最後反倒是冷出一身雞皮疙瘩。

在烏布一間日本人開的偏高價位SPA,但是服務很好,環境乾淨清幽。

SPA前可自由選擇個人想要使用的精油

單人SPA套房,按摩完可直接洗澡兼泡澡。只不過格窗完全沒有遮掩,雖然望去也只是稻田一片,但難免心慌慌。

最後一天享受到的終極四手按摩就是Putri Ubud SPA會館,在烏布和水明漾都有分店。雖然店小,但服務一樣很到位。

同樣可以選擇使用的精油

按摩空間分成雙人房及四人房,即使只有按摩床,但總有許多花裝飾著。結論是,強烈推薦一定要嘗試四手按摩,這種坑不能只有我被推下去哪!

 

【探索印尼4】弗洛勒斯群島中尋找我遺失的浮潛美好

那一天,當我拿下像章魚般死命吸在眼周的蛙鏡,放掉口中那不知被幾千人咬合過的呼吸管,迷人萬千的海底世界從此就被我封印在19年前的墾丁小灣岸邊。

只因我將臉埋進海浪的鹹鹹胸脯裡不過十分鐘,誰能料到我竟能暈浪到餵養海洋生物,在那樣青春到被鯨鯊咬掉一大口也不可惜的夏天。

從此之後,我再也無法對浮潛感到任何一絲激情。海底世界的美麗僅存在他人的影像中,目不暇給的水族生物只存在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

直到旅伴N小姐在選擇跳島行程時說了:多一個浮潛行程好像也不錯。儘管嘴巴上說好,但打從心底浮現的不安與掙扎,默默地在眼皮上跳動著。

最後,逼近中年的好奇心戰勝了腐舊的恐懼;迎接新感受必須得有充分的勇氣,而這勇氣來自於足夠的暈船藥錠。

有暈船藥的加持後證明,弗洛勒斯群島的清澈海水完全洗淨了近20年的隱性海水畏懼,夢幻沙灘將人拉回始終閃亮亮的青春時代,雀躍不分年紀。

蛙鏡、呼吸管與救生衣是前進海底關卡的必要裝備,只是穿戴完備後在船邊遲疑許久,我深知,要克服久病不是這麼容易的。

看著同船的旅伴和歐美船客像走進自家大廳般,自在地投入大海的懷抱,只剩下我還在與從腳趾頭一路往上竄的長年遠離海水的恐懼拉扯。死命緊閉著眼鼻口,豁出一整身子沉進海底的那瞬間,著實像被逼著吃麻辣鍋般難熬。

頭伸出水面後深吸了好幾口氣,才能意識到自己已被海浪捧著,緊張感頓時消散,方才的難熬已蒸發。這時才發現,原來練習如何用嘴巴呼吸只需要一分鐘,因為碧綠海水太惹人迫不急待地往水底一探。

我彷彿鑽進海洋攝影集般,瞳孔適應了藍色世界的亮度,才能看到向陽光招手的海葵、充滿卡通感的小丑魚、奇形多變的珊瑚礁……。不知名的魚兒在垂手可及處一同悠游,魚群是體內飆升的腎上腺素,持續湧來且不停地以擦邊球的方式搔過我的身體。

曼加里鐵(Menjerite)的熱帶魚群、粉紅沙灘的珊瑚礁、躲在珊瑚中休息的小鯊魚、月牙灣(Taka Makassar)的慢游海龜和優雅鬼蝠魟(Manta),謝謝你們在這裡活得如此自在、如此快活,謝謝你們讓我尋回接觸海洋的感動,同時希望我們人類也能夠讓你們好好地繼續生活下去,這樣我們才能再次相遇。

「海的思念綿延不絕  終於和天在地平線交會 愛如果走得夠遠 應該也會跟幸福相見」

 

來印尼前,海洋對我而言只是個遼闊卻可怕的名詞;一到印尼的弗洛勒斯群島,再多的風景我都想停靠,也因此我找回了遺失的浮潛美好。笨拙的文字無法說清這片海有多好,但就是誰已經都替代不了。

完全不調色的美景,一調就失真了。

粉紅沙灘的元素──紅色珊瑚

沒有美美的粉紅沙灘泳裝照,只能秀出後頭照。

Menjerite海域常見獅子魚的蹤影,宛如名模似地,華麗地船邊遊蕩,隨人拍攝。

Menjerite海域的小丑魚很多,只是海葵沒有上圖網路圖片來得多。

尚未看到月牙灣,反倒是由導遊先看到幾隻海龜出沒,我們在船上興奮,後來下水再找,已經很難在水底相遇。(上圖為網路圖片)

離月牙灣約10分鐘的海域,在船上及可看到群體Manta。原本已經游到累癱了,但看全船驚呼、騷動、集體跳船,不管了,救生衣一穿上馬上跳進海裡看Manta在自己的腳下跳雙人舞。(上圖為網路圖片)

Taka Massar,我自行稱它為月牙灣,美到不可思議。

這海水應該是經過上天強力的逆滲透放流出來的吧!

網路圖片:月牙灣空拍圖

【探索印尼3】Hello!科莫多龍你好,初次見面,請多多指教!

這是一個擁有美麗錯誤起頭的旅程。

 

當初會毫不考慮地答應參加朋友邀約的科莫多龍見面會,其實是因為日本知名女演員──菅野美穗,因為她的《蜥蜴女孩》。

 

菅野美穗在1996年演出漫畫改編的《蜥蜴女孩》(台灣當時由衛視中文台播出時劇名為《變身》),一部可堪稱她成名作之一的連續劇。

 

劇中的菅原美穗明明有漂亮臉孔,但透過各種反射所看到的自己永遠是一隻巨大蜥蜴。那巨蜥的噁心程度著實令青春少女震驚到目不轉睛嘴邊餅乾渣掉滿地,卻也意外地對劇中佈滿巨蜥的島嶼嚮往不已。

 

這是一個美人魚加上白鶴報恩的故事,也是一齣充滿親情衝突、愛情與友情交互相織的連續劇。

 

劇中的菅野美穗哭比笑的時候多,是個缺少母愛的孩子。從小受盡母親冷落與刻薄對待,因為自出生起,在她媽媽與自己眼中她就是一隻蜥蜴,但在其他人眼中就是個可愛又體貼的高中女生。

 

究竟為什麼她會是一隻蜥蜴呢?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型男浪跡天涯到南美,曾在厄瓜多的加拉巴哥群島救過一隻卡在岩石縫裡的加拉巴哥鬣蜥,沒想到這隻母蜥就此愛上他了。透過巫師的魔法,她失去巨蜥時代的記憶、變成了人類,順利地與型男結婚生子。只是,萬萬沒想到她生下了另一隻母蜥,這宿命只呈現在她和女兒的眼裡。最後在死前,巨蜥時代的記憶慢慢恢復,她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是巨蜥。

 

菅野美穗由鏡子映照出來的一直都是科莫多龍的面孔,最後一集謎題揭曉時入鏡的型男與母蜥相遇的岩岸,成為青春少女遙不可及的嚮往,而嚮往成真於朋友一年前的口頭邀約。

 

是的,有沒有看到重點?

 

原來劇中的巨蜥其實是加拉巴哥鬣蜥,生活在人稱達爾文島的加拉巴哥群島,並非我逕自想像的科莫多龍。一個在南美厄瓜多,一個在印尼的科莫多島,我就這麼呆瓜地嚮往了20多年,一直以為蜥蜴女孩是科莫多龍。

 

看過加拉巴哥鬣蜥的圖片,我還是覺得蜥蜴女孩比較像科莫多龍。無論如何,錯誤成就的科莫多龍見面會仍是一場美好的相遇;儘管我無法和牠握握手,也無法輕撫牠粗糙厚實的皮膚、稱讚牠好可愛,當然也更無法期待我像劇中的母蜥一般,不小心腳卡在棧板內,然後有一位型男出面救了我,但是可以親眼看到世界上僅存的最大型蜥蜴,內心不難免亢奮高過於恐懼。

 

科莫多龍被咬上一口的下場可不像轉角撞到愛般、來場甜甜蜜蜜的包紮即可。殘留下的傷口會讓人痛上一陣子,接著充斥滿滿毒性的口水會逐漸擴散至全身。受傷當下可能會出現一名義不容辭、想犧牲自己幫你把毒液吸出的英雄,但若草率處理傷勢,一星期後就會不明所以然地上天堂。

 

蜥蜴女孩最後明白了自己的身世之謎,坦然接受並面對自己的人生。她沒有回達爾文島尋根,但她將我推向緊張刺激的科莫多龍島。

 

現在我堅信,和蜥蜴女孩間冥冥之中必定有著某種牽引,誰讓我20多年後再次回顧劇情時才猛然發現,原來她的名字是Rika哪!

 

科莫多龍主要生存在科莫多島和林卡島。進到林卡島的科莫多龍國家公園入口就放了好幾頭命喪科莫多龍口下的獸骸。

馬上就發現數隻科莫多龍在導覽員宿舍下休息

科莫多龍長約1~3公尺,公龍體型較大,母龍相對較小。牠們會聚集在人類居住的地方是因為這裡有食物的味道。

這種懶樣看起來一點都不具威脅性,張開的手掌讓人想去摳摳掌心。

遠離宿舍區,前往山頭繼續尋找科莫多龍,這標誌代表我們踏入了科莫多龍的領土。

過沒多久導覽員馬上又指出一隻剛吃飽的母龍在樹林內遊蕩,看牠的肚子都快垂到地上了。

明明吃很飽了,還是要停下腳步再次搜尋獵物的所在方向。

導覽員帶領我們穿越過枯木林走上山頭

島上頂點的涼亭是今年才剛新建好的

林卡這座島上存在著一千多隻的科莫多龍,遊客看得到的區域僅是微小部分。

光禿禿的山頭出現一根枯木,導遊說這被稱為「單身鹿」。

隔天到科莫多島的國家公園,這裡的遊客比較多。

走進公園沒多久就看到一隻公龍懶散地倚在樹根上休息。

小鹿和科莫多龍之間的和平(牠還沒肚子餓之前)

最後再給大家看一下龍的英姿、粗壯的腳趾。

本次探索印尼所使用的背包是第一次向背包合作社登記借用的背包,意外地相當乾淨、牢固。因為不太使用大型背包,找到和背包合作社合作的鹿港小艾人文背包客棧,借用了一整行程,完全是自助旅行者之間的互助,感恩哪!背包合作社請往此https://www.keepbackpacking.com/

這是加拉巴哥鬣蜥

明明就比較像科莫多龍

網路上還可以找到「蜥蜴女孩」的所有集數,這是最後一集。

 

因本人不擅整理旅遊資訊,關於本次行程歡迎至→→朵莉旅生

【探索印尼2】在帕達爾島的龍脊上 我應吶喊些什麼的

我是個想像力貧乏的人,腦內構築不了奇幻,也擬不出冒險奇遇,即便親眼見識到了西方世界的幻獸,也貧乏地無法以更適切的詞彙來形容感動,即便它是一隻無機質的龍。

快艇熄掉了馬達,船身緩緩靠近帕達爾島的唯一港口,大家紛紛跳上棧橋,陸續往山上走去。

我再次向導遊確認,他明確地表示登帕達爾島的路線很簡單,都是階梯,我才無須為前日的滑足驚險擔心。仰頭一望,山其實也沒很高嘛,又有健全的步道,老少女歡喜不已,幾乎快用小跳步奔上山頭。

可是,歡喜只夠用到中途;階梯在靠近帕達爾島頂端處,竟然藏著一段約30公尺的單向岩石路,簡直就是攻頂前的陷阱題。前一天手腳並用的恐懼感像我不小心捅了火蟻窩般,蟻群迅速爬滿毛孔、汗毛、全身。

腳底踩穩了才敢再往前,身體重心偏了就停下進度喘口氣。昨日種種猶如昨日死,今日焦慮卻仍心頭昇。山頭上一排盯著你笨手笨腳的眼珠子,莫不讓我血壓飆高。

眼前上的急迫感越重,手腳越發顫慄。偏偏此時浮上腦海的是昨晚幫我按摩的妹子,當下極度需要她來安撫我的緊繃。

踏上帕達爾島的最佳視野處,汗滴是大珠小珠落得喘,但橫立眼前的是一隻美麗倫比、敞翅遨遊在碧海上的魔龍,《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被海格撿來孵化的挪威脊背龍。

曲折的山稜線是牠俐落的骨架,高低起伏的山岩銳角是利爪,龍翼則是那有著完美弧線的海灣。這隻徜徉在靚藍海洋的脊背龍,不會淘氣地噴火捉弄人,而是舞著繽紛的色彩,為印尼當起觀光大使,騰躍在萬島之國中。

導遊主動地為我們拍照,還指示必須使用全景模式,熟練地操作不同品牌的手機。看著每個人陸續排隊著走向岩石邊,複製著相同的姿勢,身體擺出像是要吶喊的動作,可是大家卻靜默。

我不是站在世界中心,所以無法呼喊愛;也離未成年好遠好遠,所以無法像站在屋頂上一樣大聲告白;但是窮盡腳力好不容易爬到龍脊上,總覺得無論如何我應呼喊些什麼的。

膝蓋一撐,雙臂一張,在眾多相機伺機而動之下,臉皮薄的我,腦袋裡想當然爾地浮現不了多驚人的話語,就讓催促自己不要霸佔龍脊大位的羞愧感戰勝了失去畢生唯一機會的遺憾。

回想至今,我仍遺憾當時應呼喊些什麼的。

「龍啊!請多給我一點想像力吧!」

當時我有這麼呼喊就好了。

印尼觀光局的官方網頁LOGO就是以帕達爾島為主印象所設計的,五彩繽紛的龍,或者你也可以說是鳳凰。

從山下望去,不過就是條一片蛋糕程度的步道。

途中,老是被眼前的美景拖住了步伐。爬到一半,棧橋已經像支大頭釘。

山頂近在咫尺,但令人愉快的步道卻中斷,接下來得越上這段險路。

終於,看到了這隻魔龍。

左翼的上方即是令人陶醉的粉紅沙灘,明顯地與其他海灣顏色不同。

「龍啊!請多給我一點想像力吧!」

印尼觀光局:https://www.indonesia.travel/gb/en/home

因本人不擅整理旅遊資訊,關於本次行程歡迎至→→朵莉旅生

 

【探索印尼1】凱洛島攀岩險失足 在卡隆島嘆賞蝙蝠

人說,若有一位好伴侶,生活應不缺樂趣;我說,若旅行時有一雙機能好鞋,那麼旅行也不缺遺憾,我應該就是正好沒有人能夠提醒這一點。

行前即知在印尼跳島,許多時候需要一雙抓地力好的鞋子才能安全上山,可是我卻輕忽了,以為一雙布鞋就可以跑天涯。誰知跳島第一站──凱洛島就狠狠地將我踢下山。

導遊下船後,套著一雙拖鞋就輕鬆跳上高斜度的山坡,彷彿無須喘口氣般,沒三分鐘就已經到達山頂,果然是當地熟門熟路人才具有的密技。而小看行程的老少女不但沒雙夠好的鞋,也沒一副善良心腸。因為擔心貴重物品放船上會被船員覬覦,硬是將登山大背包背在身上,這也成了攀這小山的累贅之一。

原本志氣滿滿地隨著同船的蜜月夫妻大步大步地踏上岩石,但是鞋底刻痕不夠的運動鞋在上坡不到一分鐘即讓人難堪,迫使我緊急雙手雙腳並用,緊抓著坡上任何一個可施力之處。可惜,正準備轉換攀登方向、再次挑戰時,幾次溜滑的腳步、滾落的碎石、顫抖的小腿肌已向我發出危急的紅色警報。

停下身體節奏,烈陽下瞇眼確認這條充滿挑戰的小徑,腳尖踮著岩石邊緣,穩住身體重心,手掌攀著尖石,不僅吃力也感到灼熱刺痛。一想到若這麼一失足,短褲下的兩條腿一定慘不忍睹。為了不要在跳島第一站就負傷,除了後續的行程會扼腕不已之外,也會帶給其他兩位旅伴困擾,最終,我放棄了繼續挑戰。

逃避並不可恥,可是很有用。

我以屁股著地的方式緩緩下山,就連以這般丟臉的方式,也都讓我膽戰心驚、豔陽下冒冷汗,全部都只因為腳下的運動鞋真的用錯地方了。安全到達平面後,躲進島上屈指可數的綠樹下,儘管樹蔭疏疏,但總比直接在沙灘曝曬來得好。

這趟旅行的主題是冒險,但是有些險是無須冒的。

逃避讓人可以靜下心來面對旅行中過度雀躍的心,看著緩浪微波的海面,我鬆了口氣。可以保全雙手雙臂皮膚的完整,即是成就。

這趟夕陽半天旅以逃避開了頭,接著一整下午船長和導遊盡責地帶著我們四處體驗印尼的大自然,船上無處可逃,只能百分百地接收大自然的精彩與饗宴。

突然,船停在海中央,西邊掛著一只垂垂欲墜的柑橘色秋日。模糊的弧線讓夕陽像極了醃過頭的鹹蛋黃,再過十分鐘,這顆鹹蛋黃即將再被放進鹹呼呼的海水盆中。

落日從容地沉進海平面之下,滿盈的明月已高掛在東方夜空。船長再次啟動快艇,原以為夕陽行程在送走落日後即是個完美的句點,但沒想到快艇轉個彎,將我們送進眾多小島的海中心,再次停了下來。

大家望著紫紅色的晚霞放空,忘了丈量時間的長短,以為導遊是要讓我們品味晚霞的美好,但導遊僅輕地說:時間到了。

是回港的時間到了嗎?他指向暗紫色的霞光上空,從前方的島上有隻蝙蝠率先飛出後,接著一批批的蝙蝠,幾千、幾萬、幾十萬隻地跟著一起往東方的滿月飛去,就連到我們離去後仍持續。

原來,這批飛翔的狐狸每天都會在落日後的同一時刻由卡隆島飛往另外一個島覓食,等到清晨四點再飛回來。這簡直和上夜班沒什麼兩樣嘛!

為了顧生活飽肚,大家統一前往東方島上班,下班鐘一響,沒有任何需要加班的理由,再一同回到西邊的卡隆島休息。

牠們的日常,成為印尼弗洛雷斯群島的特殊自然風光。我們這群為了讓生活走得更長遠的觀光客,還得事先規劃長假,千里迢迢地來看這批飛翔狐狸大軍上班,突然為這矛盾感到一陣莞爾。

讚嘆蝙蝠的勤奮努力時,我們才想起這天是中秋。在大海中欣賞中秋美月,有甜點咖啡和蝙蝠軍團相伴,充滿異世界感的中秋勢必終生難忘。當然,如果當天腳上有一雙好鞋的話,就更完美了。

午後搖搖晃晃地被載到一片清澈見底的碧藍海洋

可是導遊一下船就說要爬這座小山,他穿著拖鞋蹦蹦蹦地就跳上岩石,可惜我沒有夠力的鞋子可以撐上山頂,中途落敗。

此圖為旅伴Dolly拍攝,原來登上山的人看到的是如此絕景。

等旅伴們下山後,我們一船五人和船員們就在岸邊戲水。

因為手機和相機都無防水措施,故請旅伴Dolly提供上圖。

Kalong島海域的夕陽

一船五人安安靜靜地欣賞,包含一對來度蜜月的英格蘭夫婦。(上圖為旅伴Dolly的手機所拍攝)

落日一下,東邊初昇的明月越顯盈亮,這天正巧是中秋滿月。

從Kalong島上緩緩飛出大批水果蝙蝠,實為壯觀。

影片為旅伴Dolly所拍攝,僅供分享。

也歡迎至Dolly的網站參觀→朵莉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