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ka第三洲 療癒紐西蘭10~到皇后鎮不當皇后,到湖邊當閒人
皇后鎮(Queenstown),中國翻譯為昆士坦,雖然音譯無罪,但再怎麼說還是皇后鎮比較有想像空間。如果今天台灣翻譯也是昆士坦的話,那麼本章就到此結束(眼死)。
皇后鎮是紐西蘭之旅的最後一站,旅程的最後將會獨留我一人回台灣,其餘二人繼續他們的行程。
尚未抵達皇后鎮前,你會先將映入眼簾的瓦卡蒂普湖誤認為大海。沿著那長長彎彎的湖畔,一路攻進皇后鎮,接著馬上會遇到塞車、排大漢堡的人龍和一群群正在進行戶外運動的遊客或居民。
對皇后鎮的第一印象,好熱鬧,比基督城還熱鬧。
皇后鎮,沿著瓦卡蒂普湖聚集而成。在此,你可以像個哲學家,蹲在湖邊獨處思考;可以拿起隨身的素描本,在湖邊作畫;你可以扮演文靜優雅的皇后一段時間,但絕對不適合又拿起手機和小螢幕中的人們對話。
假掰一陣子之後,最終你還是會被充滿活力的皇后鎮影響,不知不覺地驅動起四肢,進行活躍體內細胞的活動。
有人或許可以當久一點的皇后,不過我逕自猜想,那應該也會像《海洋奇緣》的莫阿娜一般,是個皮膚黝黑、活力四射、迥然不同於刻板印象的大洋洲皇后。
大洋洲皇后可以選擇滑翔翼、高空跳傘、山坡滑板車、高空彈跳、游泳、水上噴射器、水上摩托車、香蕉船、打網球、玩飛盤、慢跑,或是舒口氣鬆開厚衣曬曬日光浴、遛遛狗等等。
這裡的戶外活動多到會讓愛好者患上選擇困難症,要不就是患上荷包失語症。
第一次與同一個湖相伴三天三夜,每天出門就會拍她拍個幾百張相片,眼睛和手指雖然忙碌,但卻有種靜謐的放鬆感。
第一天吃完早餐,我們踏著散漫的腳步、沿著湖畔一路晃到皇后鎮公園,這麼走著拍著居然也可以消耗4小時。太陽賞臉,所以各式人種都出現出籠曬日光浴,雖然我還是身著厚外套。
趁著陽光好,坐上令人暈船的纜車上山頂眺望皇后鎮全景,看人家跳傘、高空彈跳,自己則是坐在山頂繼續發呆。
第二天早上在湖畔遇上了藝術創意市集,看到了許多紐西蘭藝術家的作品和令人驚奇的手作商品,人潮不少,但購買是否也不少就不得而知了。
兩位旅伴在一起遊完酒莊和箭鎮後,送我回青年旅館,剩下我一人繼續在瓦卡蒂普湖邊閒晃,慵懶耍廢到了極點。
儘管在湖邊吹風漫步發呆,但心裡的某個小角落又對遠在台灣的家人和工作掛心不已,總是會不經意地想起只有我自己在這裡浪費時間當閒人可以嗎?
看來,老少女不僅不適合當皇后,也不適合當太久的閒人。這樣短期旅行對老少女剛剛好,再久一點,應該就會堪不起內疚的折騰,就如太敏感的心思堪不起春風下的瓦卡蒂普湖漣漪。
每周六在湖邊廣場有文創市集,攤位上販售的都是主人自己的創作。
直接壓扁回收酒瓶做成時鐘,每個都獨一無二,實在很想買一個回家。
這是紐西蘭攝影師Jason Law的攤位,右邊的即是攝影師本人,不過我沒有看到禁止攝影作品的標語,Sorry。這網站可以看到Jason Law攝影師的作品http://www.jlphoto.co.nz/
五彩繽紛的拼布布偶
嬰兒用織品
這畫作很特別,以圓木桌當畫布。(深深覺得右邊的畫作像是魔戒主角佛羅多)
這攤很妙,還用中文寫了個招牌──算命先生。但是不知道他是用什麼占卜。
這創作很有趣,採用攝影合成,讓人惹不住一直看圖裡究竟有那些影像。
特喜歡麋鹿這一幅
這攤蛋糕手工香皂吸引不少人潮
真的超可口的
光是要搬這些作品來擺攤,我就覺得是大工程。
曬太陽的鴿子也很多
耀眼陽下的皇后鎮瓦卡蒂普湖畔
湖水清澈地讓人想前往踏踏水
皇后鎮有很多水上活動,一早就有人在玩水上噴射器。
坐上纜車、上觀覽台上看到各種戶外活動。
皇后鎮與瓦卡蒂普湖的美景
以彩色軟糖製作而成的佛羅多
湖畔的杉樹都相當巨大,站在樹下就有巨人的壓迫感襲來。
如果晚上看到這杉樹枝幹一定會嚇破膽,極像姥姥的手。
到了黃昏,湖水也隨之變黯淡,但碧藍的還是碧藍。
溜小孩溜到湖上去,這光景就讓人駐足許久。
被人抓來當模特兒
歡迎由文內的連結前往購物,博客來會給本站微薄回饋金,間接支持老少女@@。
Rika第三洲 療癒紐西蘭9~酒莊、葡萄園,再來一個百年箭鎮
又要重申一次了!每每海外旅行都要收集一間酒莊真的不是故意的。不要問我為什麼要去酒莊,因為它就在那裡哪!
來紐西蘭前,其實對紐西蘭葡萄酒沒有特別的概念及印象,反而是因為旅程中的最後一站是在皇后鎮,才發現這個世界最南的葡萄酒鄉。
紐西蘭因氣候的關係,以出產白葡萄酒為大宗,老少女更是從此之後愛上了白葡萄酒的風味,南島葡萄酒可謂是推推推坑的一大助力。
紐西蘭對照北半球的位置,大概是巴黎到非洲北部的範圍。不過氣候當然大相逕庭,紐西蘭畢竟是海島,還有冰河,對適合乾燥氣候及砂礫地質的葡萄,似乎要花多一點時間找出如何適應當地環境的方法。
紐西蘭原本釀酒的品質在很久以前也都不上不下,後來終於找出自己的優勢,現在以「純淨之國葡萄酒」聞名。
紐西蘭有八大葡萄酒產區,這次參觀的是位於紐西蘭最南端的中部奧塔哥產區,在皇后鎮附近的吉柏斯頓山谷酒莊(Gibbston Valley)。中部奧塔哥產區意外地竟是個偏大陸型氣候的地方,所以在此釀造的葡萄酒廣受讚賞。
付個參觀費台幣約400元(17.5紐幣),即可參觀吉柏斯頓山谷酒莊,這裡由專人定時解說、酒窖導覽,以及可試喝3種葡萄酒。
吉柏斯頓山谷酒莊總共有七個葡萄園,釀造各式各樣我所不懂的葡萄酒,總之老少女只要知道自己喜歡哪種酒就好,太難的葡萄品種、年份或酒種,對老少女來說有點太深奧了些。
生活已經夠艱難了,不需要太深奧的事物再來困惑五感。
如果3種葡萄酒試喝得不過癮,那麼也可以繼續停留在園區內的餐廳用餐品酒。但是,想當然爾的,對旅貧的我們是望菜單卻步。
最後,我們轉向吉柏斯頓山谷酒莊在酒窖隔壁開設的起司工房,裡頭的三明治實在很合我們的口味,只是有人的牙似乎不適合咬法國麵包而已。
在微陰的下午,對著一片青綠綠的葡萄園,聞著從起司工房傳來的陣陣麵包香味。嗯……如果那時候狠下心將購入的白酒開來佐起司三明治,啊……那將是多享受人生的一個吉光片羽時刻。
不過,後來那瓶白酒則是被老少女在某個春日假期,愉快地開來一個人默默地喝光了。總之,那又是另一段宅女蜷曲於窩好酒的閒話了。
(謎之音:咦!?不是還有百年箭鎮??)
本次參訪的是吉柏斯頓山谷酒莊(Gibbston Valley),招牌上寫了有酒、有餐廳、有起司。
大廳展示了吉柏斯頓山谷酒莊所生產的每種葡萄酒,連最低價格的葡萄酒都對老少女來說是中上價位。
這個在洞窟酒窖內用柵欄圍起來的酒區,看來就像高級西餐廳裡的藏寶地。
這群在洞窟酒窖裡品酒的西裝人,感覺很像是評鑑團正在評鑑中。(拍他們被發現了 @@)
大鬍子導覽員正在仔細地解說中,老少女沒有一個字是聽得懂的。
老少女的等待重點:終於來到了品酒時段。
試喝兩種紅酒、一種白酒,這瓶白酒深得我心,後來才知道甜白酒就叫Riesling麗絲玲,之後就一頭栽進白酒坑了。這瓶領入門的頭頭要價40紐幣,合台幣約920元。我應該五年內都不會再買這麼昂貴的白酒。
隔壁的起司工房好吃又不會太貴
雖然天氣陰涼,但是依舊是個舒適的氣溫,適合戶外用餐。
三個人分別點了三種不一樣的餐點,每樣都美味。可惜起司都需要冷藏無法帶回台灣。
說好的箭鎮終於出現了。100多年前,因淘金熱而富饒的Arrow Town,現在以葡萄酒和觀光吸引人群到來。聽說《魔戒首部曲》中的一幕也是在此取景的,真應該再次複習一下《魔戒》的。這裡就是市中心的白金漢街,但其實非~常~小。
就連路人、坐在一旁休息的人們看來都像是懷舊美國電影中裡的演員
連開車經過的阿伯都像是勞勃狄尼洛
我嚴重懷疑這些開車出門的阿伯是箭鎮鎮公所的臨時演員
過曝的中國村。現在僅剩一間當時的雜貨店屋子。因為淘金熱,所以也曾吸引大群中國淘金客來瓜分,只是他們也很可憐,還被視為「黃禍」,備受歧視和污辱。這間屋子裡面極小,要塞一家人,還得當商店用,真的很辛苦。
悲戚的中國村歷史難以吞嚥,另一角落的小商店反而吸睛。但同樣過曝。
同場加映:聖托里尼的紅酒
喝紅酒配小羔羊~~
歡迎由上述連結前往購買任何商品,博客來會給本站微薄回饋金,間接支持老少女@@。
Rika第三洲 療癒紐西蘭8番外篇Part2~青年旅館小劇場一遊
如果你看膩了大劇場的華麗,那麼推薦你到小劇場來瞧瞧,絕對可以給你一場從未擁有的五官感受。
青年旅館就是這樣一個令人流連忘返的小劇場。
繼去年介紹過使用日本的Airbnb民宿後,同一年內又體驗了另一種住宿型態──青年旅館。
青年旅館(YHA)想必有很多朋友都使用過,但老少女逾12年的海外旅行中,慚愧的是從未使用過青年旅館。
會多增加一種不同的住宿體驗,這完全要拜老少女的二妹之賜(人稱玲皇后),因為紐西蘭之旅老少女只有完成預訂觀星行程的工作,完全是安樂椅旅伴來著的。
要訂YHA之前,當然你得必須要有一張國際青年證,網路上有許多如何申請此證的方式,在此不贅述。
重點是,住客中只要有一個人擁有此證,全世界YHA皆可使用。簡單來說,老少女是依附得利者。
===
此次旅行住了三間YHA,如同逛了三間劇場般,每晚上演的劇碼皆不同,讓人既擔心又期待,因為自己也是演員之一。
許多遊客會使用YHA不外乎便宜,以及可以和其他國家的旅人共處一室,可以多交朋友。此時,你的腦內應該浮現出一個世界大同的畫面吧!
可惜,本次一行三人都是壁素型,在國外的舞台上,光是Check in就夠讓人緊張了,更別說和陌生人同住一房了,那壓力如同和強尼戴普同台一樣令人腦神筋衰弱啊!
所以玲皇后在訂房時,便一次將四人房預定下來,由三個人分擔四人房的費用,得以確保我們有獨立的空間。簡單言之,就是自己畫了界線,躲在自己的小圈圈中快活。
YHA很少有套房,所以沒住過學生宿舍,沒睡過上下舖或是不習慣和人共用衛浴的遊客,你可以直接跳過住YHA的選擇。
如果您以為國外旅行就是要住好吃好當貴婦大爺,那麼YHA的舞台應該容不下您這尊貴的身軀,因為在這裡絕對無法享受到一個人獨佔king size大床的機會。
如果您擁有碗豆公主般的體質,那麼你絕對會因為上鋪的人一翻身就睡不安穩。也不一定能遇到良好設施及乾淨設備,一切都是看當時的房況和住客而定。
例如,在皇后鎮的YHA第一晚時,房間所在位置的三樓衛浴是男女共用,淋浴室只有兩間。如果不想男女共用,二樓也是有女性專屬淋浴間,但因我們使用時間分散,故也沒特別跑到二樓使用。
只是其中一間淋浴室的排水孔完全塞住,正在上演「Pi的奇幻漂流」,我們三人就輪流去使用正常的那間。這就是剛好遇到的意外。
但隨之而來的另一個意外則更妙了。
在老少女從容沐浴時,突然聽到隔壁間有人進去使用了!難道那人沒看到排水孔塞住了嗎?還這樣踏進去洗澡?
後來洗完在外頭的洗臉台刷牙時,剛剛進了淹水沐浴間的人走了出來,居然是一位金髮少年男,而且居然只圍了一條浴巾在下半身就大喇喇地走出來,直接走回房間。
喂喂喂!這位少年郎,你以為自己是在飯店房間嗎?如果你說你正在想像自己是「神鬼交鋒」中的李奧納多在耍年輕風采,那就算了。
不過話說回來,刷牙的老少女是透明人嗎?
我只能說,國外真開放,謝謝這個開放讓我不經意地賺了兩秒養眼鏡頭。
===
接著,特別一提的就是共用大廚房這個高級劇場了。
每個廚房器具樣樣俱全,鍋碗瓢盆杯缽刀叉都不用擔心,料理的空間都有一定的距離,道具組看來極為用心。只是使用後的整理,就得看每個人的修行了。
有看過洗碗槽內被廚餘塞住的,被泡麵塞住的,結果大家看到了也不會主動去將水孔的濾網拿起來清一清,視而不見,可能等管理員來清吧。
某日我實在看不過去,扮起歐巴桑,手伸進殘渣水裡拔起水孔濾網,整個清乾淨。在沖洗的時候我發現站在隔壁的外國女生狐疑地看著我,難不成他認為我是水孔塞住的始作俑者?
也看過瓦斯爐附近沒有將噴得到處都是的油漬擦乾淨的;也有在熱水器泡麥片,結果麥片或可可粉噴得到處都是的,只能說不能全部住客都很敬業、有公德心。
如果你是個比我還更適合當歐巴桑的人(也就是看不過去),那麼同樣可以放棄青年旅館這個選項。
但是在共用大廚房這個舞台上,還有其他人為衍伸出來的現象值得細細觀察。
首次看到Free Food可以使用,即是前人無法帶走、但仍在保存期限內可使用的食材或調味品,大家就放著讓後來的住客自由取用。從中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香料,或是看到香港來的蠔油。
共用的冰箱內大家的食材須以袋子包好,並貼上姓名貼條,但也可窺見其他住客的袋內究竟藏了哪些我們所不熟悉的食材。
欣賞舞台上各式各樣的料理者也是一種趣味。
例如,看著一邊煮著義大利麵一邊唱著歌、隨歌搖擺的型男下廚,何嘗不是一幅美好畫面。
或是,看著中國阿姨快速地使用多個爐子,一次煮很多道料理,然後還生出自備的小電子鍋煮白飯,只能獻上佩服二字。
也看過年輕金髮妹以鍋子煮白米飯,我直覺:這樣會好吃嗎?待他將白飯倒出來,嗯……看起來就不美味。這時候就很想煮一鍋肉燥,香死這些外國人,順便教他們真正的白飯是什麼。
可惜,老少女是100%懶得動手煮菜的人,所以這種惡作劇也僅在腦內自行預演而已。
公共的用餐區則是另一齣小劇場了。
有看起來超過70歲的婆婆入住,自己一個人煮飯、一個人吃飯;也有幾對台灣來的中年夫婦一起出遊,一同操著台灣口音的中文在聊之前他們的旅遊經驗。
歐美人爸爸自己帶著小小女兒一起出遊、煮飯、用餐,這在台灣的話應該只有5%的爸爸會這麼做吧!
也有在10度氣溫的黃昏時刻,穿著無袖和短褲在戶外座位區大嗑牛排和紅酒的紅髮好兄弟一對;當然,情侶也不少。(順帶一聊,這次旅程妙的是看到不少兩男一起同行出遊的,在台灣似乎比較少見。)
說了這麼多,結論就是,
如果,你的旅費不是這麼充裕……
如果,你相當外向、愛交朋友……
如果,你不介意狹小、不方便、共用……
如果,你個人資料表上的興趣欄位上填的是觀察人類……
那麼下一次旅行就趕快試試YHA吧!
抵達基督城時的青年旅館YHA Christchurch Rolleston House Backpackers
第一、二晚住的是上下舖,空間是三個行李箱全打開後就得需要用跳的跳出房門(1人核算台幣不到1,100)。首次住青年旅館,才發現有公用廚房超好用,對老少女來說也充滿新鮮感。
第三晚抵達蒂卡波湖畔,這在湖畔露營地中的小木屋。很像放置農具的農舍。(1人核算台幣約920元)
房間比青年旅館大一滴滴,雖然這是雙人床,但沒照到的角落另有一座上下舖,同樣廁所浴室在別處,大概50公尺遠處。
才剛放好行李,小木屋門前就跳過野兔和野鴨。
木門一打開就看到一堆露營車,前方是完全開放使用的烤肉鐵板,可惜住宿的這一晚沒有準備自炊。
再往前一點點,即可看到毫無屏障的碧藍蒂卡波湖。
抵達但尼丁時天色已晚,第四晚入住汽車旅館。當然不像台灣的汽車旅館又大又豪華,車子就直接停在房門前,房間大小適中。(1人核算台幣約900元)
打開門後一張大床和一張單人床就擺在門前,感覺有點怪怪的。但至少進到紐西蘭後第一次住到打開行李箱後還有空間可以走動的房間。以及,我們終於有自己的廚房和浴室。
賢慧的旅伴二人在準備晚餐,別以為老少女在偷懶,我是已經煮好湯了,所以有空站在旁邊納涼。
接下來六七八晚都是住在皇后鎮瓦卡蒂普湖旁的YHA Queenstown Lakefront Backpackers,入住的房間View很棒,就在三樓有陽台那間。(1人核算台幣約650元)
上下舖再來兩晚
因為瓦卡蒂普湖畔設有公用的烤肉區,晚間七八點在烤肉喝酒喧鬧的年輕人實在很吵,連在三樓都聽得很清楚。
皇后鎮的這間YHA相當大,總大小是此相片的兩倍,相片的左邊另有相同大小的廚房。
走出YHA過個馬路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湖畔風景,連時間都充滿詩意。
最後老少女自己留在皇后鎮,其他二旅伴繼續他們的旅行,最後一晚就是單人房囉!(合台幣約2000元,小貴)老少女實在沒膽和外國人同住四人房。
在此可以看到相當多情侶或夫婦的親密模樣,單身狗如果覺得刺眼,那麼就戴墨鏡賞湖吧,假裝湖光太刺眼,而不是怕閃。
歡迎由文內的廣告連結前往購物,博客來會給本站微薄回饋金,間接支持老少女@@。
Rika第三洲 療癒紐西蘭7~到但丁尼拾一把藝術
我想,但尼丁街上若掉下一塊招牌砸到三個人,那麼其中一人應該是藝術家。
在但尼丁隨目可及之處盡是藝廊或充滿藝術感的店家,相當適合戴頂畫家帽,在此假裝是文藝少女悠哉一遊。簡單來說,這裡是個真文青、類文青、假文青的城市,無須做作的文創概念加持,優雅的蘇格蘭造城風格就是它的代名詞。
但尼丁是紐西蘭南島的第二大城,有紐西蘭最古老的奧塔哥大學,經過大學門口即可感受到歷史圍繞著高等學府,彷彿人家的大學就比較高級似的,只不過遺憾沒去走走。
到但尼丁停留的除了藝術家、藝術愛好者外,最多的不外乎要前往奧塔哥看企鵝上岸的遊客。
原本我們也是企鵝追蹤者,黃昏到達這個聽說全紐西蘭降雨量最少的地方時,當天卻陰雨綿綿、低溫2度,老天簡直在苦咱心志,勞咱筋骨。
在企鵝沙灘的停車場下車後,還得冒著冰雨寒風前往企鵝棲息地,走上40分鐘才能與企鵝們會面,那已非唱著「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暖暖的眼淚跟寒雨混成一塊」來自娛就可以視低溫而不見的。
更含不確定性、讓人猶豫的是,大老遠跑一趟,可能只會看到兩三隻企鵝賞我們面子出來露一下臉,網路上所說的成群結隊企鵝景象,如追極光般得靠運氣。
所以,以上描述僅存在我們的談話中與想像裡,躲在車內吹暖氣的三人毫無想嘗試開到海岸停車場的意願,趕緊入住旅館,到大賣場採買晚餐去。(重申一次,怕冷的遊客超級建議一定要12月中下旬再來紐西蘭,不然經常遇到這樣忽冷忽熱的氣候。)
廢話說多了,回到但尼丁。
雖說是南島第二大城,但安排一日的行程基本上已經足夠。
繞繞被稱作為薑餅屋的但尼丁車站,仔細欣賞佛德蘭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藝術;走走奧塔哥第一教堂,仔細研究教堂的每窗每雕……其他還有聖保羅教堂、移民博物館,喜歡逛藝廊的人可以慢慢欣賞作品一個下午。
只是靜態行程得視人而定,若要一個活蹦亂跳、對藝術興致缺缺的人跟著老少女慢慢地看,那麼他可能只能待一上午,然後立馬開車逃離但尼丁。
不多說,就讓我們到藝術城上晃晃,撿拾一把美麗的藝術吧!
富貴堂皇的但尼丁車站曾是紐西蘭最熱鬧的車站,因但尼丁是淘金熱而建造的,所以可以想像100多年前有多繁榮。天氣有點陰冷,無法呈現良好精緻的色彩。
車站門前的蘇格蘭風笛少年,其實要拍街頭藝人,心裡總覺得應該要提供一點小費的,雖然我沒這麼做,下次在國外再次遇到街頭藝人,我一定要貢獻一小點零錢。呵呵!!
舊售票口,現在封起來成為芳名錄。車站以鵝黃色為主體,裝潢全部以磁磚鋪成。老少女很討厭磁磚,但歷史建築裡的磁磚卻相當典雅。
以馬賽克鑲崁而成的古典樓梯,還得加上時光的斑斕,顯出歷史的風味。
每一角落都可以觀賞到細心刻劃、精緻鑲崁馬賽克的大廳地板
已轉化成美術館和藝品店鋪的車站二樓
對不起,其實藝品店內不能拍照,我是拍完出來後才發現警語(但還張貼出來,真是不知羞恥啊!)。
但尼丁城內必訪的教堂之一──奧塔哥第一教堂,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是紐西蘭的第一座教堂。每個角度都相當值得細細觀賞。第一次如此仔細地觀賞國外教堂的每個建築細部,我們莫名其妙地在這裡停留了兩、三個小時。
會這麼好拍的原因之一,每個窗戶的雕刻都有有趣的希臘式人頭像,而且每個都不一樣,但其實每一個皆是一位聖經上的人物。
內部有許多美麗的花窗,以及充滿聖經故事的彩色玻璃。
建立者湯瑪斯神父的紀念廳,共有八位聖經人物環繞著他。
太陽出來後,溫暖地讓人懶洋洋,後來乾脆就賴在草地上了。
賴到人家出來吃午餐。教堂附近正好是商業區,很多上班族也來這裡曬太陽、吃午餐、午休。
但尼丁的藝廊集中區
有走進去參觀的藝廊並無法拍照,所以貢獻一點櫥窗藝術作品。
連二手物品的店家都讓人流連忘返
藝廊街上的咖啡廳一隅
歡迎由上面的連結前往購物,博客來會給本站微薄回饋金,間接支持老少女!
Rika第三洲 療癒紐西蘭6~奧瑪魯的蛋是誰的?
『據傳杜鵑鳥會在其他鳥的巢裡下蛋,像是伯勞、山麻雀的巢,讓別的鳥扶養牠們的雛鳥。』(源自東野圭吾《杜鵑鳥的蛋是誰的》)
不過,在紐西蘭南島的奧瑪魯(Oamaru)海岸旁的蛋,該不會是宇宙人跑來產下,然後叫紐西蘭人幫忙養的吧?
這些看來貌似恐龍蛋的巨石本名為莫拉奇巨石(Moeraki Boulders),誕生於6500萬年前。究竟如何產生這些巨石的,說法尚很多種,但似乎還沒有定論,總之經過驚人的時光交替,天地萬能造就了如此渾圓的身軀。
奇特的是,我們以為海水會將巨蛋侵蝕成像白蟻蛀瘡,結果卻是巨蛋會因侵蝕而自動分崩離析,坦蕩蕩地敞開蛋殼內的世界,讓人更能仔細觀察石紋中的奧妙。
其實,老少女覺得奧瑪魯這一海岸搞不好是宇宙巨人在閒暇時刻來一晃的地鼠遊戲區。他們在幾千光年外拿著流星錘,聚精會神地瞄準在海浪漲潮退潮一現或一閃之下的巨蛋,猛然一擲,互相比賽各自擲中了幾顆蛋。
有好幾顆已經四分五裂的巨蛋,想必就是神般的打地鼠達人所留下的輝煌成果。
當然,他們絕對不會打碎所有的奧瑪魯巨蛋,因為關卡全破了的話,儘管得分再高,那麼他們就再也無法享受這般紓壓的遊戲了。
漲潮時分無法靠近,只能遠觀不得褻玩焉。
這幾顆碎得特嚴重,看來巨人當天可能心情很不好。(原來恐龍蛋裡是這模樣)
天冷地凍風寒浪冰,如果天氣好一點的話,我看這小女孩一定馬上下水、跳上巨蛋了。
與巨蛋無關的紐西蘭農場美景
開車一路盡是如此壯闊的風景,路上偶爾會出現松鼠或野兔已升天的軀體。
無聊一照:不知道為什麼遊樂器材會在湖裡面@@
Rika第三洲 療癒紐西蘭5 番外篇~窮酸紐西蘭旅食
《療癒紐西蘭》第五集先暫停一下大家有點膩了的紐西蘭美景,中途插播一集美食番外篇。
紐西蘭有哪些美食,老實說腦內只會浮現奇異果、牛奶和牛肉,三種都是食材,這三種都為紐西蘭帶來龐大的外匯。
不過,老少女的旅行一直有一個小缺點,就是非常不在意吃這件事,加上這次的旅伴和我一樣懶,所以真的都是隨便亂吃。很餓就吃多一點,不太餓就吃吃麵包或零食,不餓就不吃,直接睡覺。
基本上,紐西蘭料理和其他歐美國家料理相差無幾,說實在的,有點缺少驚喜與想像,但對懶舌頭的老少女來說,至少沒吃到難吃的食物。
因為幾乎每晚都是住在青年旅館,都附有廚房可使用,很懶的我們為了省錢,當然也難得下廚幾次處理自己的餐點。
飲食費很省,所以沒有豪華大餐、經典美食,多的是窮酸味,偶爾會出現美味料理,就當成刮刮樂中了500元。(如上圖的漢堡)
這次一次公開紐西蘭旅行中的所有餐點,有便宜的,也有貴到讓人翻白眼的,請享用!
召し上がりください!
超市買的便菜──臘腸捲心麵沙拉,趁重量賣的。
★自炊★主食:紐西蘭牛排、配菜:白煮蛋和水煮花菜、青花菜,附餐:海鮮濃湯和水蜜桃果汁,這餐一人約330元。
昂貴的一餐,這魚排一盤合台幣約670元(32紐元)。是在下方這間餐廳吃的,雖然魚肉肥美,可是因油脂過多,吃完頭好暈,接著荷包也好暈。
整趟旅行只有期待這餐。萬萬沒想到蒂卡波湖最知名的餐廳竟然是日本料理。
朋友百般推薦鮭魚酪梨壽司,油脂加油脂,同樣肥美的一餐。這三樣菜都是老少女自己一個人吃光光的,費用還比前一晚的鮭魚排便宜1紐元,約650元。滿足!
★自炊★主食:超市的現成烤雞(肚內有塞蔬菜),配菜:水煮青花菜,附餐:鄉村濃湯(當日無飲料)
一人約170元,但小烤雞對三小胃來說還是太大,最後還是吃不完。
蒂阿腦湖畔的知名鹹派店,口味豐富,一個如手掌大,只賣台幣60元。三個人買了一個培根奶油派來嘗鮮,但它應該較鹹鹹鹹派,因為吃完好想喝可樂。
皇后鎮上的紐西蘭國餅─Cookie Time巧克力餅專賣店,天氣熱想來份聖代,但這一杯熱量應該就超過2000卡了吧@@
Cookie Time的主角應該是芝麻街成員吧?買了伴手禮送人,每人都問:為什麼芝麻街在紐西蘭這麼紅?
★自炊早餐★法國吐司+新鮮奇異果+即溶咖啡+溫暖陽光
最後在紐西蘭吃到的美食,皇后鎮上老是大排長龍的漢堡,主打麵包為自家店烘培的、牛肉大塊。
↓馬上就想吃紐西蘭牛肉?請按下方↓
歡迎由此前往購物,博客來會給本站微薄回饋金,間接支持老少女@@
Rika第三洲 療癒紐西蘭4~蒂阿腦湖上的迷幻螢火世界
Te Anau,蒂阿腦,這紐西蘭第二大湖的名字直翻成中文後有種珠光寶氣的感覺,彷彿這湖底藏滿了古人所遺留下的寶藏,等著後人前往探尋。事實上,蒂阿腦還真的有不少自然寶藏讓後人得以將其價值發揚光大、賺取溫飽,並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探險。
安穩平靜、只有一千人的蒂阿腦湖是紐西蘭南島很多知名景點的中繼站,遊客可以在這裡預定到各種旅遊活動的行程,很多遊客都在此住宿,太陽一出來即像放射線般,衝出去前往各個景點。
我們在此停留一晚,其實都還沒認真看清楚蒂阿腦湖的模樣,隔天又匆匆前往下一個景點,但是湖中螢火蟲洞窟的迷幻卻是本次旅程中最讓老少女永生難忘的驚艷。
螢火蟲岩洞位於蒂阿腦湖西岸,居然是由一位蒂阿腦的旅遊業者羅森・布羅斯(Lawson Burrows)花了三年的時間所發現的。一個地方的新發現居然是旅遊業者自行發掘到的,台灣的惡質旅遊業者只想快速坑殺大陸遊客和自己台灣人的荷包,撈盡所有大自然的好處外,哪有可能自食其力花時間開墾新亮點。光是這一點,就讓人佩服到想打別人的後膝一棍,一起趴地膜拜了。
原本螢火蟲地下岩洞的存在僅是一個傳說,但羅森・布羅斯靠著自己的冒險精神,花了三年鑽進岩石入口,進而發現這個與外界隔絕的螢火蟲秘密基地。(以上當然是參考簡介)
一開始我僅就旅遊中心的五花八門旅遊行程,相中螢火蟲洞的美麗圖片即決定下訂渡船前往,想像中我們應該是搭大遊艇到岩石洞附近,再換小船進洞窟即可以看到夢幻螢火蟲在頭上飛舞。但實際卻與想像略有差距。
首先,晚上10點,我們搭上最後一班遊艇,花40分鐘來到岩洞外,在幾近半夜、低溫來襲的時分來到洞穴外。原本抱著觀賞螢火蟲洞迷幻的滿懷期待,但在一踏進黑暗中的茂密森林後,腦中只浮上即將遇上「金田一螢火蟲洞解謎大賽之殺人事件」的驚恐感。
開頭只有惶恐,沒有浪漫。
踏上鏤空的鋁網步道越過岩洞中湍急瀑布,步步驚心;低腰小心蹲過極窄岩道,怕傷到腰筋;閃過尖銳近身的岩壁,耳邊僅有瀑布清脆的流水聲,以及鑽進骨底的冷陰。在畢生首遇的詭譎異境中,不禁讓老少女開始胡思亂想身旁的人若被暗殺,我該做什麼樣的自保準備(或推理準備?)。
再來,一進到岩洞中即是螢火蟲的地盤,為了保護螢火蟲生態,所以大家的音量必須降低,連導覽員都是用氣音向大家導覽。一團導覽限制8~12人,也是為了方便解說,以及搭乘小船前往最終的螢火蟲大廳。
可是!可是!絕對沒有螢火蟲在頭上或身旁翩翩飛舞,因為紐西蘭的螢火蟲不會飛!
一進岩洞,就發現岩壁上有許多微細亮點,大小大概如小米粥的小米那樣大,還以為是旅遊業者為了不要讓遊客在暗黑洞窟中跌倒所設計的,誰知道那就是螢火蟲啊!而且也不會閃,只有靜靜地黏在岩壁上度過牠們的人生。相較台灣的螢火蟲,螢火大如紅豆,而且還一閃閃亮得和LED聖誕燈差不多,熱帶地區的螢火蟲騷包多了。
即便如此,搭上小船在洞窟底的小湖中仰望螢火蟲,還是美麗地讓人感動。沒看到銀河,看到璀璨的螢火小宇宙也是一大滿足,雖然螢火蟲的量沒有旅遊圖片中的多,但我自個兒猜想,或許剛好不是螢火蟲的旺季罷了!
對了,愛騷包的台灣螢火蟲有季節性,蒂阿腦的螢火蟲可是365天隨時躲在洞窟裡,等你前往探訪哦!
↓↓↓↓因為洞窟探險不能拍照,但1分多鐘的官方影片可以讓大家一飽眼福。↓↓↓↓
https://www.realjourneys.co.nz/en/experiences/glowworm-caves/te-anau-glowworm-caves/
↑↑↑↑官方營火蟲洞窟的介紹↑↑↑↑
另外一提,館內的中文簡介只有繁體中文版,沒有簡體字真開心。
水滴狀的是螢火蟲垂下來捕捉獵物用的黏絲,木柴狀的是螢火蟲蛹,孵出來的螢火蟲像蚊子,和台灣的大不同,台灣的像小蟑螂。
雖然無法完全看懂螢火蟲的生態介紹,但還好看圖就能意會:)當然導覽員在說什麼,我也是啥某,這代表英文真的要學好一點。
看到幾十年前開放時的相片,只覺得以前的人根本就是膽大包天啊!現代的鋁網步道已經快讓我心臟病發了,而那只有一邊扶手的便道,遊客真的不要命了!以上為翻攝自館內歷史相片。
不過事實上,最終老少女有自行詢問導覽員這樣的設施難道不危險嗎?(日商員工被訓練出來的危機意識@@)導覽員非常有自信地回答,打從洞穴開放至今,沒有發生過任何一起意外,但有遇過遊客不適應狹窄空間而半途退出。
歡迎由此前往購買博客來的任何商品,博客來會給本站微薄回饋金,間接支持老少女繼續努力!!
Rika第三洲 療癒紐西蘭3~蒂卡波湖邊的魯冰花天堂
《魯冰花》這部小學看過、長大後又看了好幾次的經典電影,萬萬沒想到居然是在紐西蘭才真正看到魯冰花的真實樣貌。
魯冰花真正的名字是羽扇豆(Lupinus),英文唸起來確實就像魯冰,光看原名還真的一點浪漫氣氛都沒有,只會讓人開始思考它是否適合當下酒菜。
其實,旅行前根本不知道紐西蘭南島12月初正值魯冰花季,前往蒂卡波湖的真正目的是要去看夢想已久的銀河。不過沿路盛開的魯冰花,突然給人一種隨手撈拍賣品但入手夢幻逸品的超值感覺。
從基督城出發一路狂飆200多公里,伴隨著我們的是無盡的草原、看到膩的綿羊群、在山坡上發狂的黃花、繽紛亂綻的魯冰花、遠方的靄靄雪山,以及三不五時會出現的碧藍湖泊。我安穩地坐在時速維持在120公里的轎車後座將腦袋放空,突然想起我以後不需要去沒去過的清境農場之外,也偶爾思考紐西蘭人不會有支氣管過敏和肺腺癌,勢必也不會缺水吧!
經過3小時,沿途的魯冰花像是嚮導般,將我們帶達蒂卡波湖。車子轉進這天的留宿露營區,在我們事先訂好的小木屋停好車子後發現,這湖畔的露營地擁有一整片不被非住客者干擾的湖區,以及被肆無忌憚綻放的魯冰花佔據的湖岸。
漸漸微暗的藍空下襯著蒂卡波湖的碧綠湖水與燦爛花海,稱這裡為天堂一點也不過分,老少女只差沒在花海中跳躍奔跑嬉戲(不過,畫面如此浪漫,應該賞我一個男主角才是啊)。
紐西蘭之旅中唯一被我指定非去不可的就是蒂卡波湖的觀星行程,可以說我就是為了此觀星行程才到紐西蘭的。朋友N小姐曾經在那裡的天文台擔任導覽員打工度假半年,極度推薦此地為一生中必去的行程,而後來我也在日本雜誌上看到相關資訊,對觀星行程越發充滿期待。
蒂卡波湖是全球知名的星空保護區,觀星行程分成上約翰山頭的行程以及可算是在半山腰的考文天文台行程,兩個行程都可以透過專業的天文望遠鏡觀賞銀河,但主推約翰山頭的視野最佳。
導覽行程有英文和日文,近年因強國人群眾力量大,所以也有中文導覽團。導覽團還會有攝影師跟團,觀星時會教導遊客如何設定自己的相機拍攝銀河,相當貼心。但聽說那裡的銀河用傻瓜相機就可以拍得很清楚,用專業的肉眼觀賞那更不用說,簡直就會像身在宇宙般夢幻。
為什麼會是「聽說」呢?因為本行撿到了魯冰花季,卻意外失去約翰山觀星機會啊!(哀泣)
觀星行程老早就在台灣先預約、付款完畢,但偏偏那幾天氣候不佳,白天陽光普照但風速過快,簡直就像颱風前夕。臨時當晚10點被判定不適合上天文台,畢竟那裡確確實實就是個山頭而已,雖然有聞名世界的Astro咖啡廳,但除了天文望遠鏡和咖啡廳外,沒有太多遮蔽物。大家可以想像白天在平地走在13級強風中,人都快被吹飛的感受,上山頭應該直飆15級強陣風吧!當天,還聽到有人前一晚同樣因強風被取消行程,只好又在蒂卡波湖停留一天,但沒想到第二次仍被取消。與大自然相關的行程,有行程時間壓力的旅人就只能忍痛捨棄啊!
怒棄天文觀星行程,只好喪氣地回露營地,三人裹著棉被在暗漆漆的湖岸邊觀星(因為當晚低溫2度)。其實不用上約翰山,房前即擁有美麗的星空,但期望無法達成,難免心裡有偌大的缺憾。
為彌補此缺憾,老少女信誓旦旦地表明隔天凌晨要早起看日出,其他兩人皆給予不屑的眼神,不相信我爬得起來。實際上,本人因記錯時差,鬧鐘沒設好,硬生生地在暖被中錯過蒂卡波湖上的第一道日光。
這缺憾也只能默默地算在自己頭上,但至少我還有努力地起床,捕捉了許多清晨中的魯冰花,獨自享受了窩在花海中的寧靜。
Earth & Sky觀星團→http://www.earthandsky.co.nz/zh/
傍晚時刻來到蒂卡波湖,別看相片唯美寧靜,要拍這風景還得穩住腳步才行。雖然風大得像在海上,但仍有一堆遊客趁花季趕緊留下最美時刻。(這裡非住宿的露營地)
紫色群的魯冰花配上碧藍的湖水、遠方的藍山,天色漸暗拍得黯淡,但美景無死角。若不是風吹得令人頭痛,倒是想在群花中等待天黑。
蒂卡波湖畔的知名景點──牧羊人教堂,非常小但卻佔據著蒂卡波湖上最美的風景。
另外不遠處的牧羊犬銅像是為了獻給以前在這裡和蘇格蘭牧羊人一起工作的牧羊犬。仰望著天空的樣子,凜凜生風。
原本預計要早起看日出卻錯過了,卻也捕捉到了專屬露營地的魯冰花天堂。陽光正起,完全沒人,花叢裡只有猛拍照的老少女。
一個人獨佔這片花海,春晨裡適合發呆、感受蒂卡波湖的氣溫。
太陽都升到這麼高了,還看什麼日出啊~
對岸的山坡斜線緊鄰著湖岸,一台小車停在湖邊,彷彿是轎車廣告般。
同個時間換個角度,湖水就成了蒂芬妮綠,神奇的湖水。
前往蒂卡波湖的路上也經常出現整山的黃花。這些名為荊豆的花種,沒想到被國際環保組織列入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它們的美麗原來隱藏著破壞自然的危機。
與本文無關的相片,途中發現奇異的飛碟雲(!?)
運氣有點不好,沒辦法看到銀河,更別說拍到了。只好送上別人家的作品給大家飽飽眼福也好。
Rika第三洲 療癒紐西蘭2~會隱身術的阿卡羅阿野生動物群
不爬天梯不知道自己腳力弱,不到阿卡羅阿不知道自己眼力這麼差。
從基督城出發到阿卡羅阿這個海濱城鎮其實也不過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沿途風光遼闊,但是坐在車上的我可是心裡忐忑個不停,沒有多少心思欣賞風景。因為那早醒來,預報白天氣溫不到10度。走出室外吹一下外頭的風,體感溫度再降個3度,但是當日行程是要下海和海豚一起游泳,事先預約好的行程已成定局,安坐在車上的我只能不停進行心理建設。
阿卡羅阿(Akaroa)這個南島基督城附近的小鎮,真的相當小,但它卻是擁有一個可以和野生海豚一起游泳的稀有海域。平常常住人口只有500多人,夏季慕名前來要和可愛海豚游泳的觀光客可以一口氣將人口飆升到300倍。
不過,老少女蒞臨的時期是初春,氣溫和台灣的寒流來襲時差不多,儘管太陽給面子,但海風咻咻咻地囂張個不停,浪花推擠成不堪的模樣,所以整體觀光客其實也不多,粗估約不到200人。
老天似乎感受到了我的雞皮疙瘩和心理障礙,已經預約好的海豚共游行程因海浪強勁無法出航到外海而喊停,而我似乎也有點偷偷地慶幸逃過了冰冷海水的洗禮。不不不!其實我真的很~想~和可愛的海王子一起嬉遊玩耍的,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奈何老天爺不容許哪!
既然海王子共游行程被迫取消,那麼臨時改為出海探尋野生動物也不錯。
大太陽的午後出了海,在海中馬上風雲變色開始飆起刮臉小雨。在冰雨中隨著船長的介紹四處找尋各種岩石上的野生動物,但這些慵懶的傢伙隱身術一流,要在船上以肉眼清楚辨識出實體,簡直就像在玩大家來找碴的眼力遊戲一樣。那些海豹、海獅、鸕鶿鳥和企鵝,幾乎都是在大家已經驚呼過了一輪之後我才能認出牠們,然後來個馬後炮的讚嘆。原本期待可以看到一群群企鵝,不過這時期企鵝不常出沒,所以我們只有遇到一隻黃眼企鵝。
最不需要花費老人家眼力的就是海豚了。船長一口氣將船開到更外海去,愛玩耍的海豚立即跟上船來,一下子快速鑽入船底一下子集體跳躍,果然是高智商哺乳動物,很懂得討人歡心。儘管這次無法下海和牠們一起來場瓊瑤式的浪漫戲水,但至少也滿足了許久未親近海域的期盼。(搞不好牠們在心裡想,給我比基尼辣妹,否則免談!)
悠閒的阿卡羅阿小鎮行在搖曳的落日、搖晃了一個半小時後的船上結束,建議要到此地者,最適當的月份應該是一月,正好夏季的時刻,既溫暖又宜人。
只是阿卡羅阿的旅程後麻煩的在後頭。整理相片時,又來了一場大家來找碴,面對著幾十張岩石盲拍,總是讓老少女一直在思考,這到底在拍啥啊!所以各位在看下方照片時,也請務必張大眼睛喔!
右邊的小藍屋就是我們原本預定要出海和海豚游泳的報到處
天氣相當好,海景相當好拍,如果氣溫可以再高個5度,不要有強風的話。
其實水很冰、浪很大,但一點也不會影響狗兒玩水的興致,牠簡直是愛死海水了。
阿卡羅阿的海水是夢幻的蒂芬妮綠。
正中午散步到海岸線另外一頭的班克斯半島戰爭紀念碑,陽光正大又無風,乾脆在此曬太陽取暖。
下船後,立即發現海上的那片烏雲隨之跟回到岸邊了。這張是本人覺得阿卡羅阿照裡面照得最好的一張。
此地禁止停車或拖船架,但讓我們暫停一下腳步是可以的。
出海前的海上晴空
第一批野生動物,岩上的鸕鶿鳥群。
緊接著陸續追著船跑的海豚
沒有船上的廣播提示,我還真看不到這慵懶的海豹,最後還是透過照相機的遠鏡頭找到牠的蹤影。
一直說發現了黃眼企鵝,但靠雙眼根本難以發覺,只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狂按快門,因為企鵝實在小到肉眼難辨。實際在船上我只有看到白白的一小塊東西@@
最後,我只能說野生動物的隱身術真的很強啊,回家整理相片時我還對著一堆岩石發呆,認真思考這些相片到底在拍什麼鬼@@。故意保留原本相片的大小,不切割不放大,讓大家去找看看動物在哪裡。
海底的巨大海草,讓我想起哈利波特中某場在海中比賽的場景。
在阿卡羅阿發現的奇妙伴手禮,左方是一顆未開的蚌殼,打開可能裡面是粉紅珍珠、白珍珠或紫色珍珠之類的。而右方則是墜飾,將珍珠取出,裝進裡面後,就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珍珠項鍊。